粤台曾北望,汉使已西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寒落(hán luò)的意思:
贫穷冷落。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怅眺》:“ 韩兄 ,这长远的事休提了。假如俺和你论如常,难道便应这等寒落?”
劳怨(láo yuàn)的意思:指因劳动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情绪。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无劳(wú láo)的意思:指不需要劳动、付出辛苦就能达到目的或得到好处。
西归(xī guī)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家乡或原居地,向西方迁徙或回归。
征鸿(zhēng hóng)的意思:征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出征的军队向很远的地方出发,比喻远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越王台与陈五别》。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登高聊送远,惆怅欲沾衣”,诗人登上高处,以寄情于远方,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几乎要让泪水沾湿衣襟。这里通过“登高”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也暗示了离别场景的开阔与辽远。
颔联“江晚征鸿度,关寒落叶飞”,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景象。江面上,傍晚时分,南迁的大雁飞过,它们的影子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波纹;关外,寒风中,落叶随风飘舞。这两句通过动态的“征鸿”和静态的“落叶”,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凄凉的氛围,增强了离别的哀愁感。
颈联“粤台曾北望,汉使已西归”,转而回忆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诗人曾经向北遥望,与友人相约相聚,而现在友人却已像西行的汉使一样,远去不可追。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尾联“君去看衰草,无劳怨夕晖”,是对友人的劝慰之语。诗人建议友人面对离别,不要过于悲伤,就像看到衰败的草地,不必抱怨夕阳的西下。这既是劝解也是自我安慰,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磨崖碑后用山谷诗韵
悬崖下俯潆洄溪,行人系艇寻残碑。
乔松冻折已偃盖,老柳风动仍垂丝。
欲循石桥叩梵宇,试步沙岸询渔儿。
潇水之北湘流西,此间漫郎昔所栖。
小臣一颂照万古,不秉忠义谁能为。
镌书石壁字如斗,恨我不识颜太师。
双悬日月事可纪,付与大笔淋漓挥。
当时赍册尚有理,何乃暮齿贻忧危。
与庆宫前子职废,山谷讽刺来题诗。
宜阳一谪叹不返,剔藓剩读轩昂词。
长欲山灵护文字,毋使瞬与烟云随。
临流踯躅不忍去,怀古更为前贤悲。
恕堂老兄招集旷寄园为消寒弟二集佳肴纷进冬葵后出乃园畦新摘者隽味无比竟为薄醉诗以美之
菊花不比昔年好,更叹人家酒杯少。
一秋吟事颇岑寂,未免独酌凄怀抱。
消寒初集集吾舍,一为诸公涤烦恼。
旷园主人续有约,又见雪泥印鸿爪。
冬葵一味有何奇,难得滋含风露饱。
顿令八簋失芳腴,再进百觥尽倾倒。
得黄大书却寄
平居意兀兀,闭户忘饥困。
故人千里书,恻恻念餐饭。
祇因行路难,兼之别离远。
强学儿女词,慰我豪士恨。
自念秋涉冬,未免逐尘坌。
仅留半卷书,晨昏相缱绻。
古人心上血,积纸厚一寸。
郁为九光霞,吸之起疲顿。
吾乃今之愚,学古是其愿。
神追穷奥窔,目眯苦沈闷。
虽知力已竭,魂窘不敢遁。
光怪时自发,烛花作星喷。
偕诸同人登君山绝顶望江放歌
大江南来几千里,群山如龙跃江水。
君山陡起扼其冲,水自奔流山自峙。
我来正值新柳丝,连宵阴雨初霁时。
遥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临诗。
爰偕俊侣梁园客,共吊青山兴废迹。
浮远堂前夕照红,瞰江亭外春波碧。
振衣直上览大荒,决眦鹳鹤乘风翔。
茫茫万顷渺无际,其势其欲吞穹苍。
披襟脱帽忽长啸,下视嵇康把头掉。
刖足休遗白璧羞,抽身会向青溪钓。
郁郁胸怀何日开,当筵幸有酒盈杯。
君不见,贤愚终古俱尘埃,春申至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