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帝宸(dì ché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孤鹜(gū wù)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没有依靠。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荒郊(huāng jiāo)的意思:指荒凉的郊野地带,比喻偏僻贫瘠之地。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郊野(jiāo yě)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也用来形容离开城市,到自然环境中去。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落霞(luò xiá)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时的霞光,比喻事物走到末尾或接近结束。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小试(xiǎo shì)的意思:进行初步尝试或试验,以便了解情况或能力。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渔蓑(yú suō)的意思:比喻做事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文章伯(wén zhāng bó)的意思:指能够写作出优秀文章的人,也指擅长写作的文学家。
竹篱茅舍(zhú lí 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朴素的房屋或住所。
- 翻译
- 寂静的荒郊野外临近水边,竹篱笆茅草屋曾相邻。
谁能想到才华横溢的文章大家,还挂念着那身破蓑衣的渔夫。
采摘菊花佩戴茱萸,怀念共同欣赏秋景的时光,落日余晖中孤雁独飞更添新意。
在小小的关中地区初次展现才能,像酂侯一样有所建树,如今却执掌朝廷机要,侍奉帝王。
- 注释
- 寂寞:形容孤独或冷清。
荒郊野水滨:偏远的郊野临近水面。
竹篱茅舍:简陋的竹编篱笆和茅草房屋。
旧比邻:过去是邻居。
绣斧:比喻有文才的人。
文章伯:文章大家。
渔蓑:捕鱼用的蓑衣,象征渔夫。
潦倒人:困苦失意的人。
采菊佩萸:秋季习俗,采摘菊花和茱萸。
落霞孤鹜:落日映照下的孤雁。
关中小试:在小地方初次展示才能。
酂侯:汉代名臣萧何的封号,此处借指有才能的人。
丝纶:古代官府文书的代称。
侍帝宸:侍奉帝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乡村景象。开篇“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两句,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田园氛围,竹篱和茅屋都是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常见元素,这里用以表达诗人的隐居生活。
“谁知绣斧文章伯”一句,可理解为诗人在询问或感叹,是否有人能够领略他心中所蕴含的文学才华和情怀。这里的“绣斧”,既可能是对自己文字功夫的自谦,也可视作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
接下来的“尚念渔蓑潦倒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特别是那些不如意的人和事仍然怀有思念之情。渔蓑,指的是古代渔民所穿的蓑衣,这里象征着一种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
“采菊佩萸思共赏”一句,通过采摘菊花和佩戴萸草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这里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表露了诗人的心境与情感。
“落霞孤鹜兴尤新”中,落霞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而孤鹜则是一种独自飞翔的鸟类。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新的希望和期待。
最后,“关中小试酂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两句,诗人提及了自己在官场上的经历和成就,以及对权力中心——皇帝的服务。这里的“关中”,通常指的是关中的地理位置,这里可能是指某一次重要的考试或是官职任命的地点。“酂侯”乃是一种古代官职名称,而“丝纶”则象征着政事和治理。
综上所述,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对过去记忆的怀念,以及对于个人才华与情操、仕途经历的反思。整体上,这是一首结合了乡村生活、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官场生涯的抒情诗作,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