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蜀(bā shǔ)的意思:指蜀地,古代巴国与蜀国的合称,泛指巴蜀地区。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寒潮(hán cháo)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气候现象。
荆吴(jīng wú)的意思:指古代荆州和吴州,泛指两地的人或事物。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石矶(shí jī)的意思:指岩石突出于水面之上的地方,比喻在困境中寻求生存的希望。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吴人(wú rén)的意思:指江苏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江苏人的品质和特点。
巫峡(wū xiá)的意思:指险峻的峡谷或山路。
霞气(xiá qì)的意思:指美好而丰盛的景象或气氛。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盛时泰的《燕子矶》描绘了一幅江边秋日景象。首句“渺渺寒潮带石矶”,以寒潮的浩渺与石矶的峻峭相映,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冷寂的氛围。次句“潮声山色两相依”,进一步强调了潮水与山水的和谐交融,展现出自然之美。
第三句“阴云翻浪明秋日”,通过阴云翻滚与潮水起伏的动态画面,描绘出秋日的晴朗与变幻。第四句“霞气蒸林生晚霏”,则描绘了傍晚时分,霞光透过树林,蒸腾出一片朦胧的雾气,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第五、六句“巴蜀船从巫峡下,荆吴人自海门归”,通过船只和人的活动,展现了江面的繁忙与人间烟火,也寓含着旅途的艰辛与归乡的期待。
最后一句“听歌酌酒银河曙,坐见高天一雁飞”,在黎明时分,诗人听着歌声,举杯对月,静观天空中孤雁翱翔,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矶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