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景.梅开不自觉》
《冬景.梅开不自觉》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

相逢有待,不自觉全开

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

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

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

老夫乘兴耳,不作剡溪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镜台(jìng tái)的意思: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全开(quán k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展开,达到最高状态。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有待(yǒu dài)的意思:表示需要等待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事情。

玉镜(yù jìng)的意思:比喻女子的美貌。

早计(zǎo jì)的意思:早有预谋或计划。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不自觉(bù zì jué)的意思:没有自觉意识,不自觉地做某事

玉镜台(yù jìng tá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悄然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独立开放的坚韧与美丽。

首联“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诗人反复观察梅花,心中疑惑是否过早地开放了。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对梅花开放时间的关注和疑问,营造了一种期待与不确定的氛围。

颔联“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表达了诗人与梅花相遇时的惊喜与自然之美的赞叹。梅花似乎在等待着与诗人相逢,而它的全然开放,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刻意为之,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在。

颈联“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美丽形象,仿佛是镶嵌在玉镜台上的花朵,既纯净又高贵,展现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命力和美感。

尾联“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诗人想象梅花与自己一同微笑,却不知是为了谁而开放,这种情感的交流,增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开放的喜悦与感慨。

最后两联“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可能误解了春天的到来,而实际上,他更应该静待月亮的来临,享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开放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张无尽五首·其三

形胜迥分千里远,地灵还受众峰朝。

从来庆泽流无尽,异事先看继八萧。

(0)

合妙斋二首·其一

雨过东南月清亮,意行深入碧萝层。

露眠不管牛羊践,我是钟山无事僧。

(0)

次韵履道雨霁见月二首·其一

昨夜中庭树,阴寒叶上稠。

今宵扫疏影,写出十分秋。

(0)

和昭默堂五首·其三

此堂常说法,亦是主中宾。

无地容啖啄,缘渠彻骨贫。

(0)

次韵题化鹤轩

当年举网得双舄,想见胎仙风度幽。

朱顶顾吾今未识,长身意子是其流。

山家趣味无人共,王事经过作意游。

千里帝城何日去,不妨佳处且迟留。

(0)

太原还见明于洪水上蓝问明别后尝寓则曰十年客云居感叹其高遁作此

清软吴音笑展眉,芳鲜犹在雪霜姿。

十年不下欧峰顶,一旦肯来漳水湄。

湘巘春深重记处,风瓯雨歇对闻时。

红尘未可因藏迹,要卜云泉结后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