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边(běi biān)的意思:北边指的是方位词,表示朝向北方。
崩腾(bēng téng)的意思:形容声音或气势浩大,震撼人心。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敌情(dí qíng)的意思:指敌人的动态情况或敌方的军事情报。
非义(fēi yì)的意思:不合理的行为或行为不当
戈甲(gē jiǎ)的意思:形容战争或战斗中的武器和防具。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光彩(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辉、荣耀、美丽等光彩夺目。
建国(jiàn guó)的意思:指建立一个国家或国家体制的意思。
骄子(jiāo zǐ)的意思:自豪而骄傲的人。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颉利(xié lì)的意思:指能够超越常人,迅猛突进的意思。
诘问(jié wèn)的意思:诘问是指严厉地质问对方,强迫对方回答问题或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旌麾(jīng huī)的意思:指旗帜、军旗。也指旗帜飘扬,军队整齐列阵的景象。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六军(liù jūn)的意思:指六个军队,也用来形容庞大的队伍。
盟誓(méng shì)的意思:指结盟时所宣誓的誓言或约定。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凭陵(píng líng)的意思:依靠、倚赖
射飞(shè fēi)的意思:用力射击或投掷,使物体远离自己。
神武(shén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武艺高强,勇猛无敌。
鼠伏(shǔ fú)的意思:指隐藏、躲藏的意思。
唐家(táng jiā)的意思:指唐朝的家族或后代,也用来形容一个家族中有多位杰出人物。
天骄(tiān jiāo)的意思:指非常自豪、傲慢的人。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鲜明(xiān míng)的意思:明显而清晰
信君(xìn jūn)的意思:相信君主或上级,忠诚于领导者
雄盛(xióng shèng)的意思:形容兴盛壮大,势力强大。
夷狄(yí d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以外的民族,也泛指外族或野蛮人。
远临(yuǎn lín)的意思:远距离来到某地,表示出人意料的到访。
皂旗(zào qí)的意思:皂旗是指黑色的旗帜,也用来比喻黑暗势力。
择肉(zé ròu)的意思:挑选肉食
战守(zhàn shǒu)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坚守阵地,不退缩不退却。
毡帐(zhān zhàng)的意思:指固定的、不易变动的局面或形势。
震骇(zhèn hài)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者害怕。
只从(zhī cóng)的意思:只接受、只听从、只遵循
- 注释
- 夷狄:古代对非华夏民族的统称。
天骄子:指英勇善战的异族领袖。
颉利:唐朝时突厥汗国的可汗。
皂旗:黑色的旗帜。
毡帐:游牧民族的帐篷。
仓卒:匆忙,猝不及防。
知战守:明白攻守两面的策略。
七骑:少量骑兵,象征精锐。
诘问:质问,责问。
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戈甲:武器和铠甲。
旌麾:指挥用的旗帜。
鱼循鼠伏: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坚盟誓:坚定地立下盟约。
- 翻译
- 自古以来,异族难以驯服,他们像天空的猎鹰挑选猎物般傲慢。
唐朝建立,北方强大无比,无人能及颉利的威势。
万匹骏马奔腾,黑色旗帜和毡帐映入眼帘,他们远征清渭边疆。
他们在郊野疾驰突袭,仓促应对,显示出攻守皆难的挑战。
必须相信君王神勇威武,仅率七名骑兵就侦察了敌营。
他手持长弓大箭,跨坐在马背上质问,指责匈奴违背道义。
装备精良的士兵跟随,旗帜耀眼,全军随后赶到。
敌人惊恐失措,如同鱼潜鼠伏,请求坚定地立下盟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唐军与夷狄之间的战争场面,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唐军的强大与敌人的胆怯。开篇即以“古来夷狄难驯”设定基调,指出夷狄民族历来不易征服,接着“射飞择肉天骄子”则是对这些民族战士勇猛善战的描写。
唐军方面,“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表明了唐朝在北方边疆建立了坚固的防御体系,不可撼动。随后“万马崩腾,皂旗毡帐,远临清渭”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唐军阵营图景,展示出强大的军事力量。
诗中还通过“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表达了战争的激烈和对敌人的防备之严。接着,“须信君王神武”则是对唐朝君主武功的赞颂。
在对抗方面,“觇虏营、只从七骑”可能是在强调唐军将领的英勇与战术,能够以少胜多。而“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则反映了敌人在战争中的困境和无奈。
最后,“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请坚盟誓”一段,是对唐军装备精良、军威赫赫的描写,以及敌人因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和请求和解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战争场景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唐朝强盛的国力与军力的同时,也反映出夷狄民族的勇猛和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困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