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寄象(jì xiàng)的意思:以象征性的方式表达思想或感情。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舌人(shé r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的人,也称为舌辩之人。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日本杂事诗》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六十二”。黄遵宪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对日本文化的独特见解。
诗中“东方乐久忘夷靺,上古文难辨隶蝌”两句,以“乐”、“文”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通过“忘夷靺”和“难辨隶蝌”的对比,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流露出对新知的渴望。这里的“夷靺”可能指的是不同民族或地域的文化,“隶蝌”则可能指古代文字,暗示了在文化交流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的复杂关系。
“欲藉舌人通寄象,只须五字熟摩多。”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诗人认为,通过语言(“舌人”)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传达思想与情感(“寄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熟摩”,即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强调了学习与实践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遵宪对日本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也蕴含了他对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深刻见解,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面对世界变化时的开放心态和求知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发临川经回龙寺少刻因观李供奉壁画须菩提
黎明出故垒,得此空王宫。
结庐知何年,十里峦冈重。居然谢埃?,䆗窱开房栊。
筛篱漏初日,云木凉高风。
直疑天边秋,六月到此中。
壁端故时笔,磊落空生容。
诈言竺乾客,燕坐长年逢。
我来偶拭目,滞念为一空。
野僧强留连,稻饭延高舂。
王程迫星火,持语勿恼憹。
方惭简书畏,何计栖狂蓬。
再继权之严韵二首·其一
庭椿摘初黄,畦韭剪柔绿。
春盘巧饤饾,一堮生理足。
今者鸣啾肠,饥花到双目。
终惭短豆恋,谁转紫芝瞩。
青烟扑九衢,碧瓦酣万屋。
朝来好龙客,义动重裘燠。
慇勤斗酒约,豪健赛杨仆。
吹回曲车梦,鸨羽正肃肃。
九天真龙飞,万物弹冠沐。
萧短草木姿,窭贱衾裯宿。
叨逾太官粟,敢计功利速。
惟应杯中物,可仗诗筒趋。
次韵十一舅留别
莫说他时招我易,须知此日别翁难。
还家何似偏相忆,却检残书独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