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黄埃(huáng āi)的意思:指尘土飞扬、黄沙漫天的景象。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枯树(kū shù)的意思:指树木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没有希望、没有活力或已经衰败。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鸾孤(luán gū)的意思:形容鸟类中的孤独,也比喻人世间孤独无依。
辇毂(niǎn gǔ)的意思:指皇帝的车轮,比喻皇帝的权力和尊严。
攀髯(pān rán)的意思:攀爬胡须。形容人物形象威猛、英勇。
缥渺(p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模糊不清。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树空(shù kōng)的意思:指树木稀疏、空旷的地方。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 注释
- 黄埃:尘土。
游:穿行。
辇毂:都城中的车马。
翳日:遮蔽阳光。
冷旌旗:冷清的旗帜。
龙去:龙的离去(比喻帝王离去)。
攀髯:怀念君主。
鸾孤:孤独的鸾鸟。
对影微:只有影子相伴。
魂沉:灵魂沉浸。
江缥渺:江水渺茫。
泪染:泪水模糊。
竹依稀:竹林模糊。
枯树:千年古树。
空千载:已枯死千年。
寒松:粗壮的松树。
十围:十人合抱粗。
芦花深:芦苇丛深处。
月色:月光。
剧萤飞:大量萤火虫飞舞。
横笛:夜晚的笛声。
潇湘暮:潇湘傍晚。
哀猿:哀怨的猿猴。
何处归:不知何处归宿。
- 翻译
- 尘土飞扬的车马在都城中穿行,遮蔽了阳光的冷清旗帜随风摇曳。
龙的离去让臣子们怀念不已,孤独的鸾鸟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显得微不足道。
灵魂沉浸在江水的渺茫中,泪水模糊了竹林的轮廓。
千年古树已枯死,而寒松却依然粗壮,有十人合抱那么粗。
芦苇丛中月光如水,磷火与萤火虫飞舞,景象凄凉。
夜晚的潇湘笛声悠扬,哀怨的猿猴不知何处归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樵的《湘妃怨》,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幽怨的画面。首句“黄埃游辇毂,翳日冷旌旗”写出了皇家车驾经过时尘土飞扬,旗帜阴冷的场景,暗含了繁华落尽的沧桑感。接下来,“龙去攀髯远,鸾孤对影微”借龙和鸾鸟的孤独,寓言湘妃失去君王后的孤寂,形象生动。
“魂沉江缥渺,泪染竹依稀”进一步渲染了湘妃的哀愁,她的灵魂似乎融入江水,泪水润湿了竹林,显得哀婉动人。后两句“枯树空千载,寒松已十围”通过描绘枯树与挺立的寒松,表达了岁月流转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芦花深月色,磷火剧萤飞”以夜晚的芦花、磷火和萤火虫营造出寂静而神秘的氛围,暗示湘妃的幽怨之情如夜色般深沉。最后,“横笛潇湘暮,哀猿何处归”以悠扬的笛声和哀鸣的猿啼收束全诗,将湘妃的哀怨寄托于自然之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湘妃怨》是一首借古寓今,情感深沉的怀古诗,通过对湘妃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