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下马进入古寺,偶遇山僧,两人相对无言,只听见高树上传来的蝉鸣声的场景。通过这一简短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山林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中的“相对两不言”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而“蝉声在高树”则以动衬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与生命的律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林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暾谷
孤生寡所欢,往往叹气类。
宁知哭死眼,遽乃及晚翠。
平时略细行,未尽可人意。
遂令授命日,四海谤犹沸。
丘山挽不前,毫末岂所计。
狂药眩举国,觉痛旋复醉。
改弦非尔力,构衅但取忌。
肝脑所不吝,天日有无贰。
顾或引之去,感语动涕泗。
小臣自愚闇,君难安可弃。
衣冠赴东市,嫉恶犹裂眦。
似怜黄乌章,临终徒惴惴。
吾子有今日,夙愿百已遂。
当贺更以吊,自反觉无谓。
愿收声彻天,愿忍彻泉泪。
敢以朋友私,辱君死君义。
寒风今九月,归骨滞郊次。
孤嫠泣淮水,一叔怆山寺。
忽闻颖儿歌,恐伤侍中志。
行当谋速朽,种梓待成器。
《哀暾谷》【清·李宣龚】孤生寡所欢,往往叹气类。宁知哭死眼,遽乃及晚翠。平时略细行,未尽可人意。遂令授命日,四海谤犹沸。丘山挽不前,毫末岂所计。狂药眩举国,觉痛旋复醉。改弦非尔力,构衅但取忌。肝脑所不吝,天日有无贰。顾或引之去,感语动涕泗。小臣自愚闇,君难安可弃。衣冠赴东市,嫉恶犹裂眦。似怜黄乌章,临终徒惴惴。吾子有今日,夙愿百已遂。当贺更以吊,自反觉无谓。愿收声彻天,愿忍彻泉泪。敢以朋友私,辱君死君义。寒风今九月,归骨滞郊次。孤嫠泣淮水,一叔怆山寺。忽闻颖儿歌,恐伤侍中志。行当谋速朽,种梓待成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367c70232d9238482.html
戊申之秋外舅李公伯行奉使英国奏调司书记新加坡留别王啸龙章一山诸同年·其一
幽州早雁拂边楼,畿辅云山动地秋。
莫是乘舟非恋阙,断无投笔为封侯。
五溪衣服浮家乐,四塞风尘去国愁。
万点青峰青未了,中原尽处是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