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锁·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常常(cháng cháng)的意思:经常;频繁地
成龙(chéng lóng)的意思:比喻人的成就或地位高,才能出众。
名姓(míng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名字和姓氏。
上峰(shàng fēng)的意思:指达到事物的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在上(zài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地方或者身份上居高临下,具有统治、掌控或者支配的意义。
- 翻译
- 云雾常常缭绕在山峰之上,
松树生长出仙人的骨骼,全都化为龙。
- 注释
- 云气:指山间的云雾。
上峰:山顶。
松生:松树生长。
仙骨:比喻超凡脱俗的气质。
成龙:比喻成仙或得道。
不通:不了解。
名姓:姓名。
谁谈道:谁能谈论道义。
却:反而。
云边:山边的云雾中。
两度逢:两次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的画面。首句“云气常常在上峰”展现了山峰被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暗示着此处乃仙境。次句“松生仙骨尽成龙”进一步点出山中松树仿佛具有仙人之姿,生长得挺拔非凡,如同化龙一般,寓意着超凡脱俗的生命力和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之境。
诗人感慨“不通名姓谁谈道”,表达了对那些深藏不露、追求内心清净的隐士的敬仰,他们不愿世俗纷扰,只在山林之间寻求真我与道的领悟。最后,“却得云边两度逢”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两次偶然在云雾缭绕的山边相遇的经历,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缘分的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了道家思想,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