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齿尽(chǐ jìn)的意思:指人的牙齿已经掉光,比喻年老体衰。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藁葬(gǎo zàng)的意思:指用草和藁掩埋尸体,比喻不加以妥善处理或不给予应有的尊重。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群灵(qún lí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物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强大力量。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渗入(shèn rù)的意思:潜入或渗透到某个地方或组织中。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铜花(tóng huā)的意思:形容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东西或人。
犀甲(xī jiǎ)的意思:指坚固无比的铠甲,形容坚强不可侵犯。
星星(xīng xīng)的意思: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势。形容事物发展初期虽然微弱,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一呼(yī hū)的意思: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
(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隋书·裴蕴传》:“ 玄感 一呼而从者十万。”《宣和遗事》后集:“ 方腊 一呼,四境响应。” 鲁迅 《摩罗诗力说》:“动吭一呼,闻者兴起。”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云旗(yún qí)的意思:指战争中用来传递命令或指挥战斗的旗帜。
宰树(zǎi shù)的意思:指用不恰当的方法砍伐树木,比喻不明辨是非,盲目行事。
终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整夜,彻夜不眠。
朱殷(zhū yān)的意思:形容红艳夺目、光彩照人。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名为《黄将军得功饮水铜瓢歌》。诗中描绘了黄将军英勇事迹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首句“将军藁葬青山麓”,以“藁葬”这一古代丧葬方式,暗示将军虽已离世,但其英名永存,安息于青山之侧。接着“宰树风彫碣无字”,描述了墓碑被风吹蚀,字迹模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英雄事迹逐渐被遗忘的无奈。
“云旗犀甲飞作尘,犹有铜瓢镇初地”,运用夸张手法,将将军的旗帜和盔甲比作云雾中的飞尘,即使化为尘埃,铜瓢(一种盛水的器具)仍能镇守初地,象征将军的精神永存。
“因思上马势如鹘,霹雳一呼齿尽裂”,通过“鹘”(鹰的一种)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将军骑马冲锋时的迅猛之势,一声怒吼足以震裂牙齿,展现其勇猛无比的战斗姿态。
“铜花绣水生朱殷,渗入星星口中血”,将铜瓢上的锈斑比作红色的水滴,仿佛是英雄的鲜血渗透其中,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牺牲精神。
“江天暮雨鲛气腥,阴风飒飒翔群灵”,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江边景象,暮雨中弥漫着腥味,阴冷的风吹过,群灵飞翔,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最后,“此时篝火丛祠下,神物终宵铿有声”,在篝火旁的祠堂中,神灵在夜晚发出铿锵之声,似乎是对将军英勇事迹的颂扬与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黄将军英勇事迹的深情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
山绕楼台出,溪通里闬斜。
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题书报贾谊,此湿似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