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方镇(fāng zhèn)的意思:方镇指的是稳定、安定的局面或状态。
非方(fēi fāng)的意思:非方表示不合常理、不按照规定或传统方式进行。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后此(hòu cǐ)的意思:指某一事件或事情之后的下一个事件或事情。
湖田(hú tián)的意思:湖田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湖泊和田地。在成语中,湖田常常用来比喻繁荣富饶的景象或者形容一个地方环境优美。
开府(kāi fǔ)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担任地方行政职务。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凄绝(qī jué)的意思:形容非常悲惨、凄凉,无法挽回的绝境。
洒涕(sǎ tì)的意思:洒涕指流泪,眼泪涌出。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一座孤城在深秋时节所呈现的苍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变迁对城市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感的交织。
首联“沧桑变后此孤城,况复高秋百感并”点明主题,战乱后的孤城在深秋时节,引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这里的“百感并”,不仅指季节的变换,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开府已非方镇署,栖笳犹类故家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状落寞的对比。开府原本是地方官员办公的场所,如今却不再是方镇的官署,而“栖笳”则暗示着战争后的宁静,但这种宁静中仍能感受到过去的影子,如同故家的营房,虽物是人非,但那份记忆犹存。
颈联“烟寒山树连层阜,水漫湖田混太清”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卷。烟雾缭绕,山树相连,层峦叠嶂,湖田广阔,与天空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静谧而辽阔的自然景观。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暗示着战乱后社会的荒凉与萧瑟。
尾联“几辈遗民寒洒涕,多应凄绝暮蝉声”将视角转向了生活在战乱之后的普通百姓。几辈遗民在寒冷中洒下泪水,他们的哀伤与痛苦,通过暮蝉的凄厉叫声得以体现。这一联直接抒发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乱后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甘州.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
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
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
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
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