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一访之,止庵空肖貌。
身去仍丹丘,神与此山老。
永与九曲歌,并作镇山宝。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皓皓(hào hào)的意思:形容阳光明亮、洁白纯净。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精致(jīng zhì)的意思:细致、精美、优雅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九转(jiǔ zhuàn)的意思:形容事情经历多次转变或经历多次考验后才能成功。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坎离(kǎn lí)的意思:指事物相对位置的相隔距离。
可道(kě dào)的意思:指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枯泉(kū quán)的意思:指干涸的泉水,比喻无法滋润人心的言行或无法给人带来益处的事物。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灵芽(líng yá)的意思:指人才或事物的初露端倪,即显露出潜在的优秀品质或潜力。
陆沉(lù chén)的意思:指大陆下沉。比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严重的衰落、衰退。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求仙(qiú xiān)的意思:指追求长生不老、寻求神仙仙境的愿望。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三光(sān guāng)的意思:指三种光亮,即日光、月光和灯光。比喻亮光四射,明亮辉煌。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烧丹(shāo dān)的意思:指炼制丹药时,丹药在炉中烧制,形成烧丹的过程。比喻经过煅炼、磨砺,人的品质得到提高。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诗赋(shī fù)的意思:指写诗作赋的技艺和才能。
手泽(shǒu zé)的意思:手中的好运或财富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五原(wǔ yuán)的意思:指五种基本元素或基本条件的合集,也可指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肖貌(xiào mào)的意思:形容人的相貌非常相似,几乎一模一样。
瑶草(yáo cǎo)的意思:指美丽而稀有的草木。
夷旷(yí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空旷、寂静。
镇山(zhèn shān)的意思: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能够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像山一样稳固。
真修(zhēn xiū)的意思:真实地修炼或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作镇(zuò zhèn)的意思:指担任镇守、稳定局面的重要角色,使局势得以稳定。
这首明代诗人王佐(汝学)的《夜宿武夷止庵》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武夷山中名为“止庵”的道观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道家修行的赞美,以及对仙人的向往。
首句“南渡琼诗人,求仙得此道”点明了诗人追求仙道的背景,暗示了他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接着,“我来一访之,止庵空肖貌”描述了诗人亲自探访止庵的情景,通过“空肖貌”这一词,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
“止庵在何许,九曲武夷隩”将读者带入了武夷山的深邃之处,九曲溪畔的神秘之地。接下来的“上山多灵芽,下涧多瑶草”描绘了山中丰富的自然景观,灵芽与瑶草象征着生机与纯净。
“景物且夷旷,山水亦绝好”进一步强调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其给人心灵带来的宁静与开阔感。随后,“道人此真修,中有烧丹灶”揭示了止庵内道人的修行生活,烧丹灶是道教炼丹的重要场所,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理想。
“闻说烧丹日,精致尤可道”表达了对道人修行过程的赞叹,尤其是对烧丹过程的精细描述。接下来的“九转未为至,十转不为到”引用了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说明了修炼之路的艰难与漫长。
“温养黄庭珠,乾坤坎离奥”进一步深入描述了道家修炼的核心——温养内在的“黄庭珠”,即精神与生命的源泉,同时涉及了宇宙的奥秘与道家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
“三光任陆沉,一珠温自保”则体现了道家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最后,“功就山灵泣,鼎枯泉脉浩”描绘了修炼成功后,山灵为之哭泣,泉水涌动的神奇景象,象征着道家修行的最终成就。
“身去仍丹丘,神与此山老”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即使离开人间,灵魂也会与山川共存。诗的结尾“诗赋留山间,手泽犹精造”表明了诗人将自己的作品留在了山间,手迹依然充满匠心,寓意着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美景和道家修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