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武进郑明府》
《送武进郑明府》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氓谣岂云远,从此缁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ìnzhèngmíng
táng / sòngzhīwèn

xiánshìzǎichéngquēshǎngxīnwéi
běixiècānglóngnánsuíhuángfēi

xiàyúnhǎizhōngchūshānjiāngshàngwēi
méngyáoyúnyuǎncóngqì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龙(cāng l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的龙

城阙(chéng què)的意思:指宫殿和城楼,用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心违(xīn wéi)的意思:心意相背,内心不一致

云海(yún hǎi)的意思:形容云彩密布的大海,也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宋之问的作品,名为《送武进郑明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分别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这两句表达了在一个美好的时光里,朋友间相聚而不得的心情。"弦歌"指的是乐器的声音,可能是在提醒或庆祝某个时刻的到来,而"城阙"则是古代城市的外观形象,这里用以表达对美好场所的留恋和不舍。

"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分别后的景象,其中"苍龙"和"黄鹄"都是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借用来形容友人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观,用以比喻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和未来的发展。夏日的云从海中升起,形象地表达了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吴山江上微"则可能指的是朋友即将到达的地方,是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之地。

"氓谣岂云远, 从此庆缁衣。"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氓谣"是一种古代的歌谣,这里指的是流传的美好言论,而"岂云远"则强调这些美好的祝愿将伴随着友人远行。此处的"缁衣",在古代有送给远行的人作为纪念或保暖之物,作者通过这件事物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和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送张惟信学士主考南畿事毕还朝

吾爱亭溪子,一见眼逾明。

对坐疑醇酒,相将到大羹。

抡材钟阜秀,临决秦淮清。

影绝停云处,天空北斗横。

(0)

夜梦谒石翁墓病中作

黄云不可度,紫水乃无门。

敛衽圭峰下,如公面目存。

想极寻诗稿,哀馀有梦魂。

平生游走意,他日夜台论。

(0)

官源五景为洪侍御峻之五首·其一洪鹿田

高士昔乘鹿,还同鹿性驯。

遗田千载下,更有远遗人。

(0)

送夏官孙君文宿参藩四川诗

直气叫阊阖,同听喜起歌。

心将薇省月,送子到岷峨。

(0)

送大司徒王舆浦先生三载考绩之京

澄澄舆浦水,水清人亦清。

照见公廉慎,照公勤物刑。

委身事明主,三事特一生。

执此行报政,无愧天日明。

(0)

偶笔答白川子张秋官嘉秀

东方有白水,西方有黑水。

天地有玄黄,安得有二体。

白水亦是川,黑水亦是川。

同是润下性,万善无二根。

谁来叹逝川,谁来此观澜。

白日白川子,可以洗心言。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