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一》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愁眼已无寐,更堪衰病婴。

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

捶楚民方急,烟尘未平

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捶楚(chuí chǔ)的意思:指打击、殴打,多用于比喻言论、行为等对人造成严重打击或伤害。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水禽(shuǐ qín)的意思:水禽是指栖息在水中的鸟类,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清白无暇。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为时(wéi shí)的意思:指时间适宜、时机到来。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雪涕(xuě tì)的意思:形容泪水如雪般滂沱而下。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磔磔(zhé zhé)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注释
愁眼:忧心忡忡的眼睛。
无寐:无法入睡。
更堪:更难以承受。
衰病婴:疾病缠身。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窗竹影:窗外竹子的影子。
磔磔:形容鸟叫声。
水禽声:水鸟的叫声。
捶楚:拷打,苦难。
民方急:百姓正遭受苦难。
烟尘:战争的象征,烽火。
虏未平:敌虏还未被平定。
一身:自己。
那敢计:怎敢自顾。
雪涕:流泪。
为时倾:为时局而悲痛。
翻译
心中忧虑无法入睡,疾病缠身更加痛苦。
窗外竹叶萧瑟作响,水鸟叫声刺耳。
百姓受苦正深,边境战火还未平息。
在这动荡时局,我怎能只顾自身,只能流着泪为国事担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疲惫的情感。"愁眼已无寐"直接揭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愁绪,"更堪衰病婴"则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状况不佳和内心忧虑交织的困境。"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通过窗外竹影摇曳和水禽鸣叫的自然景象,渲染出深夜的寂静与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

"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两句,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百姓受苦和战乱未息的深深忧虑。最后,"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诗人感慨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流下眼泪,为时局而悲泣,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失眠和病弱之躯,映射出时代的苦难,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十年前拜四圣观林和靖像曾有诗为士友讽诵庚辰中秋后十日重游适梅破一二萼再书

孤山山下旧祠堂,诗与梅花一样香。

方欲向君求剩语,忽逢摘索破天荒。

(0)

救婆庙二首·其二

海水有枯竭,乔松易摧折。

高名万古存,地志书英烈。

(0)

题剡溪图

欲识诗清处,须来天尽头。

可人一溪雪,催我上扁舟。

(0)

病起

秋深雨意转连绵,声到枯荷清未眠。

久悟是非姑掩卷,且看童稚互摊钱。

园蔬土润青堪馔,径竹行疏翠可怜。

剩喜病夫今已健,碧腴膏莫问人传。

(0)

虚庭

虚庭幽阒日阴移,旋拂藤床近小池。

云自悠扬峰叠叠,风常和暖日漪漪。

青衫漫仕安愚分,白酒初篘满屈卮。

竹外流萤三两个,微光犹足映书帷。

(0)

秋日閒居十首·其八

迎秋花事稀,蝶翅依沙晚。

篱落绕红园,暗遣佳名损。

立名岂愿丑,一定不容返。

宁避市尘喧,甘作山林遁。

柔枝缀凤儿,栏外成锦幰。

婉婉风味殊,苒苒烟光远。

治世凤朝阳,吾道何须偃。

毋学接舆狂,终日空思忖。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