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门(běi mén)的意思:指离开或逃离。
边屯(biān tún)的意思:指边疆地区的屯田、屯兵,也用来形容边界地区的军事活动。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角壮(jiǎo zhu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角度或气势雄壮,意味着强大、威武。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入寇(rù kòu)的意思:指外敌侵入国家犯境,进行侵略行为。
沙碛(shā q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地。
神京(shé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北京。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天险(tiān xiǎn)的意思:指非常险恶的地方或情势,形容极其危险的局面。
- 鉴赏
这首诗《晚出居庸关》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居庸关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边塞氛围。
首句“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以“沙碛”和“神京”相对比,形象地展示了边塞与京城的地理位置关系,暗示了边关的重要性和对京城的守护作用。“南幕”与“北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守卫的意义,南幕象征着南方的防线,而北门则是京城的北方门户。
接着,“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两句,通过“风云”和“鼓角”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的自然景观与军事活动的紧张气氛。风云似乎在守护着天险,鼓角声则在边屯中回荡,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充满战备状态的场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边关防御的重视以及历史上频繁的入侵。这里的“故事”指的是历史上的边防故事,“防秋”是指秋季的边防警戒,而“入寇繁”则说明了过去边关面临的威胁之多。
最后,“圣朝今尚德,骑马度黄昏”两句,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仁德政策的颂扬,并预示着边关的和平景象。诗人想象着在圣明的朝代下,边关的骑士们在黄昏时分从容不迫地行进,象征着边关的安宁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边关的独特风貌和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