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稀草生径,一雨复旬馀。
始悟端居乐,复理北窗书。
良时不复停,烦吝未云祛。
抱疾(bào jí)的意思:指隐藏疾病,不及时治疗,而使病情加重。
策策(cè cè)的意思:策略,计谋。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读诵(dú sòng)的意思:读书并朗诵出来。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居乐(jū lè)的意思:居住在乐土中,指生活幸福安乐。
交亲(jiāo qīn)的意思:亲近交往,结交朋友。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凉飙(li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寒风刺骨,寒气袭人。
良时(liáng shí)的意思:适宜的时机或良好的时光。
穷居(qióng jū)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
秋晦(qiū huì)的意思:指秋天的天色昏暗,形容阴沉憔悴的样子。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轩车(xuān chē)的意思:指豪华的车辆或车马奔驰的盛况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音尘(yīn chén)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尘土飞扬的景象,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病中独居时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首句“穷居值秋晦,抱疾独斋居”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的最后一天,诗人因病独自在书房中度过。接着,“行稀草生径,一雨复旬馀”描述了诗人病中少动,庭院小径上杂草丛生,一场雨后已经过去了十天。这种景象既反映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他与外界交流的减少。
“交亲各所营,旷若音尘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由于各自忙碌,彼此间音信渐疏,仿佛天地间都变得空旷而遥远。接下来,“始悟端居乐,复理北窗书”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果,他意识到静心独处也是一种乐趣,于是重新拿起书本阅读。
“读诵兴已阑,起坐方踌躇”则透露出诗人读书的兴趣已经减退,起身走动时心中充满了犹豫和彷徨。最后一句“绿树满空庭,策策凉飙初。良时不复停,烦吝未云祛”描绘了庭院中绿树环绕,微风吹过发出沙沙声的情景,但诗人感叹美好时光不再停留,内心的烦恼和忧虑仍未消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孤独、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