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仁人:有道德的人。
安宅:安宁住所。
心:内心。
全德:完善的品德。
常:常常。
中:中庸之道。
违:偏离。
终食:一顿饭的时间。
- 翻译
- 有道德的人的安宁住所在于内心,本然具备完善的品德。
要常常保持中庸之道,不能偏离哪怕一顿饭的时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閒居杂咏三十二首(其一)仁》,主要表达了对仁德修养的重视和实践。诗中以“仁人之安宅,在心本全德”开篇,强调仁德是内心深处的安居之所,即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础。接着,“要常处于中”进一步指出,保持内心的平衡与中庸之道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有一刻偏离道德的准则。最后,“不可违终食”意为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仁德,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违背。整体而言,这首诗倡导的是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的合一,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呈痴绝庵主颂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径山去。
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
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辟暑。
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
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遥望处。
巨帙已载闲葛藤,何堪又送闲家具。
开眼一看笑呵呵,犹有这个可奈何。
来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两角茶,十袋曲,宝瓶飞钱五十万。
虔心献此一瓣香,奉为禅师作清荐。
且问先师来不来,玉山庵顶碧云开。
更烦大众打圆相,拨取青莲火里灰。
滕丞洎沖天观先以诗来次韵谢之
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
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
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
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
忆昨我与君,相逢同一处。
时时湖光亭,襟抱一披露。
君横膝上琴,我踵户外屦。
梅花落园春,辞君一朝去。
诗筒遽寥寥,粤从浙濡渡。
雁去燕复来,不得一字附。
抚怀兴长嗟,恍然此散聚。
何期老鹤臞,短翮忽舒布。
九皋耸孤唳,群仙翕清誉。
高寒玉峰巅,为尔肯一驻。
杭严两西湖,未必置爱恶。
瞥从子陵台,来踏苏公路。
山友而水宾,风晓而烟暮。
行止初何心,同是一真趣。
愿於人海中,更觅山中句。
《滕丞洎沖天观先以诗来次韵谢之》【宋·徐侨】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忆昨我与君,相逢同一处。时时湖光亭,襟抱一披露。君横膝上琴,我踵户外屦。梅花落园春,辞君一朝去。诗筒遽寥寥,粤从浙濡渡。雁去燕复来,不得一字附。抚怀兴长嗟,恍然此散聚。何期老鹤臞,短翮忽舒布。九皋耸孤唳,群仙翕清誉。高寒玉峰巅,为尔肯一驻。杭严两西湖,未必置爱恶。瞥从子陵台,来踏苏公路。山友而水宾,风晓而烟暮。行止初何心,同是一真趣。愿於人海中,更觅山中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267c698766b46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