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士不农焉用彼,无齐无楚竟何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青 山 宋 /刘 应 凤 曾 诵 先 生 感 寓 诗 ,如 今 似 写 我 心 悲 。西 施 贫 处 无 盐 笑 ,乌 获 饥 来 竖 子 朝 。不 士 不 农 焉 用 彼 ,无 齐 无 楚 竟 何 之 。光 阴 未 老 人 先 老 ,荒 草 斜 阳 泣 断 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断碑(duàn bēi)的意思:形容事物残破不全或失去往日的荣耀。
感寓(gǎn yù)的意思:感受和寄托情感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竖子(shù zì)的意思:指儿子,特指儿子出身的人。
无盐(wú yán)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辞平淡无味,缺乏热情和激情。
乌获(wū huò)的意思:乌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黑色的螺壳。形容东西黑得发亮,也用来比喻人的品行或事物的质量非常好。
西施(xī s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先老(xi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较长的人先行离世,也可比喻事物的先后顺序。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 注释
- 曾:曾经。
诵:吟咏。
感寓诗:寓意深远的诗篇。
似:仿佛。
心悲:心中的悲伤。
西施:古代美女。
贫处:贫困时。
无盐:丑陋的女子代称。
乌获:古代大力士。
竖子:年轻人,这里指地位低微的人。
期:期待。
士:读书人。
农:农民。
焉用彼:何需存在。
齐:齐国。
楚:楚国。
何之:去向何处。
光阴:时间。
人先老:人先衰老。
荒草:荒芜的草丛。
斜阳:落日。
泣断碑:哭泣的断碑。
- 翻译
- 曾经吟咏先生寓意深远的诗篇,现在仿佛在描绘我心中的悲伤。
如同西施身处贫困时受到无盐女的嘲笑,强壮如乌获在饥饿时也期待着微小的帮助。
既不当士也不务农,那他何需存在?没有齐国楚国的归属,又能去向何方?
时间还未消逝,人却先衰老,荒草和斜阳下,断碑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应凤的《寄青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曾诵先生感寓诗,如今似写我心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阅读古代贤者的诗篇,感受到了他们所表达的情感,这些情感与自己当前的心境不谋而合,都是对世事的无奈和悲凉。
"西施贫处无盐笑,乌获饥来竖子期。" 西施是春秋时期著名美女,常被用以形容女性之美丽,而在这里则是用以比喻诗人自己的困顿生活。乌获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鸟类,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贫穷和对食物的渴望。
"不士不农焉用彼,无齐无楚竟何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感到迷茫。如果既非读书人也非耕田者,那么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如果没有国家可归,那么将何去何从?
"光阴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阳泣断碑。" 这两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感叹岁月不待人,即使天气还未至老境,人的精力却已渐渐消退。而荒凉的草地和斜阳下的断碑,更增添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