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莫大阴阳,心则使之至。
简发而为栉,数米而为饵。
贤者建人杓,犹令人交刺。
七日裸粮求,三言求一义。
自无之有难,自有归无易。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抱一(bào y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不治(bù zhì)的意思:表示病情无法治愈,无法挽救或无法解决的意思。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蹙然(cù rán)的意思:形容面部表情紧缩,表示惊讶、疑惑、不解、忧虑等情绪。
大阴(dà yīn)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乌云密布。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
儿子(ér zi)的意思:指男性子女,多用来形容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分两(fēn liǎng)的意思:分开为两部分
庚桑(gēng sāng)的意思:庚桑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形容人的年纪很长,已经到了八九十岁。
简发(ji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简单整理,不修边幅。
交臂(jiāo bì)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交叉双臂,表示相互拥抱、交往、合作。
介眉(jiè méi)的意思:形容人的眉毛修饰得整齐漂亮。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名实(mí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名义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镆铘(mò yé)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莫大(mò dà)的意思:非常巨大或无限大
南荣(nán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享有声望和荣誉。
宁可(nìng kě)的意思:表示在两个选择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亲誉(qīn yù)的意思:亲近而又受人尊敬的声誉。
人鬼(rén guǐ)的意思:形容人的样子或神情可怕恐怖。
荣趎(róng chú)的意思:指追求名誉和地位,争夺荣耀。
三言(sān yán)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练、精当,能够言之有物。
生宁(shēng níng)的意思:指人生活安定、平静,没有烦恼和忧虑。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使民(shǐ mín)的意思:使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
失交(shī jiāo)的意思:失去联系或交往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畏垒(wèi lěi)的意思:畏惧高墙,指人害怕突破困难或克服障碍。
为下(wéi xià)的意思: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卫生(wèi shēng)的意思:指保持身体健康和环境整洁的行为和习惯。
无易(wú yì)的意思:没有容易的事情,没有简单的事情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下利(xià lì)的意思:指利益往下流失,不归自己所有。
贤智(xián zh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品德都非常高尚,既聪明又善良。
以次(yǐ cì)的意思:次等、不合格的;次要、不重要的。
义终(yì zhōng)的意思:义务或责任到达终点。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中的第一首,以《庚桑楚》为题。全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生死、宇宙等宏大主题,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诗中开篇即以“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利”起笔,将人心的坚毅与武器的锋利进行对比,引出对人性深处的探讨。接着,“寇莫大阴阳,心则使之至”,指出人心的复杂与微妙,如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难以捉摸。随后,诗人通过“畏垒祝庚桑,庚桑宜远避”表达了对道德困境的思考,以及对逃避现实的无奈。
“亲誉及畏侮,其来必以次”揭示了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人们在赞誉与侮辱之间所面临的抉择。接下来的“简发而为栉,数米而为饵”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琐碎与艰难,以及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使民相盗轧,岂不由贤智”则反思了社会秩序与个体智慧之间的关系,提出贤者虽能建立规则,但并不能完全避免人们的相互倾轧。诗人通过“是以南荣趎,蹙然悲生寄”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感慨。
“七日裸粮求,三言求一义”强调了在物质匮乏与道德追求之间的艰难选择,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洞察。“此义终抱一,卫生宁可二”表达了对道德与生命的坚持,即使面对困难与牺牲,也应坚守原则。
“侗然儿子初,安得人鬼忮”则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性的原始状态与社会影响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宇宙出天门,有无分两位”揭示了宇宙与存在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限与联系。
“自无之有难,自有归无易”探讨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以及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与从有到无的回归。“名实介眉閒,死生失交臂”表达了对名声与实际、生死瞬间的思考,以及它们之间的微妙平衡。
最后,“天和既可同,人好安足累”强调了和谐与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不应成为负担。“无为无不为,万物无不治”总结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万物自然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性、道德、宇宙等主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