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叶守》
《送叶守》全文
宋 / 陈康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叶气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国民(guó mí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也可指整个国家的人民。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潢池(huáng chí)的意思:潢池是一个池塘的名字,用来比喻人才的聚集之地。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四境(sì jìng)的意思:指四周的环境或境况。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叶气(yè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风采。

注释
海国:指沿海或边远国家。
兴:盛行。
礼义:礼仪道德。
潢池:小湖,这里比喻乡村。
盗:盗贼。
息:停止。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农桑:农业和蚕桑。
四境:全国范围。
丰年:丰收之年。
屡:频繁。
箫鼓:乐器,象征节日或庆祝活动。
叶气:充满活力的气息。
翻译
海国民众普遍崇尚礼仪,乡村盗贼已经停止了战争。
四境之内农业和蚕桑丰收频繁,各村的箫鼓声此起彼伏,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国民风淳朴,社会秩序良好,礼义盛行的景象。"潢池盗已息干戈"意味着盗贼活动已经停止,战争的痕迹消失,象征着地方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农桑四境丰年屡"表达了农业生产丰收,连年五谷丰登,显示出农业经济的繁荣。"箫鼓千村叶气多"则通过热闹的箫鼓声和村庄间充满生机的气氛,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或庆祝活动的喜庆景象。整体上,这是一首歌颂地方官叶守政绩,表达对和谐安宁社会的赞美之诗。

作者介绍
陈康伯

陈康伯
朝代:宋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1] )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 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和刘景文见赠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失路今为哙等伍,作诗犹似建安初。

西来为我风黧面,独卧无人雪缟庐。

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0)

虚飘飘三首·其二

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虹起谩成桥。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

(0)

霅上访道人不遇

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岸。

不逢青眼人,长歌白石涧。

(0)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

遣化何时取众香,法筵斋钵久凄凉。

寒蔬病甲谁能采,落叶空畦半已荒。

老楮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

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0)

春怀·其七

夹钟应和气,和气到天中。

半为枝间绿,半作水上红。

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

君子有本性,不受外物攻。

那能学攀桂,俯首嫦娥宫。

竦身摄倒景,与子凌刚风。

参旗一以展,欃抢避其锋。

举瓢酌云将,歌诗谢鸿濛。

(0)

望雨

云兴惠山顶,雨放太湖脚。

初愁望中远,忽在头上落。

白羽障乌巾,衣袖已沾渥。

归来看檐溜,如泻万仞壑。

霆裂大瑶瓮,电萦湿银索。

须臾水平阶,花坞失半角。

定知秧畴满,想见田父乐。

向来春夏交,旱气亦太虐。

山川已遍走,云物竟索寞。

双鬓愁得白,两膝拜将剥。

早知有今雨,老怀枉作恶。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