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江东弟兄二首·其一》
《寄江东弟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分手昨日,清秋独异乡。

长年落木短发初凉

归燕自有适,幽兰谁为芳。

裁书鸿雁相与访沧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裁书(cái shū)的意思:指删除、删减书籍内容,使其变得精炼。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初凉(chū liáng)的意思:初凉是指初秋的凉爽感觉。

独异(dú yì)的意思:独特而奇异的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分手(fēn shǒu)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结束或解散。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江东弟兄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友人后,独自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分手如昨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仿佛分别就在昨天一般。接着“清秋独异乡”一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长年悲落木,短发怯初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树木凋零,诗人也感到了岁月的无情。而“短发怯初凉”则暗示了诗人的年华已逝,面对初秋的凉意,不禁感到一丝畏惧。

“归燕自有适,幽兰谁为芳。”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归燕虽有归宿,而幽兰却无人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归燕的自由与幽兰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裁书寄鸿雁,相与访沧浪。”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寄托对江东兄弟的思念,并希望他们能一同前往沧浪之水,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孤独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初到都下供职寄黄九

千里不相见,劳劳复何辞。

不远一城中,耿耿令我思。

僦舍酒家楼,推垆卷其旗。

鼠壤败晨炊,守翁噪群儿。

马傍挟两羸,双踵待刻移。

五日长安尘,故山梦中归。

何以洗我心,望君青松姿。

怀情久不吐,古屋弦悲诗。

(0)

岁暮叹三首·其三

南山苍苍秋季月,北风如刀青石裂。

山阴半夜寒欲冰,晚望高峰看新雪。

白衫少年臂鹰去,暮归饮酒烹狐兔。

强弓一斛尚可弯,更欲射猎穷吾年。

(0)

东溪

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

纵横小石圆,一一静无滓。

空山人不到,漍漍响环佩。

我来每终日,漱濯弄清泚。

山居时已久,不省有朝市。

门阑人客少,跨马必至此。

麋鹿见我熟,相对不复起。

谁知寂寥趣,寄言同声子。

(0)

东园

荒园何所有,落叶与衰丛。

含芳未肯吐,惟有木芙蓉。

黄菊如佳人,绿萼包金茸。

床随重阳酒,娱此憔悴翁。

(0)

赠陈履常

劳苦陈夫子,欣闻病肺苏。

席门迁次数,僧米乞时无。

旨蓄亲庖急,青钱药裹须。

我场方不给,何以絷君驹。

(0)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二

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