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衣石师面壁石·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探讨了认识自我与真理的主题。"当人觌面却全非,艮背相呈道是谁"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描述了在面对他人时,我们往往难以认清对方的真实面貌,而转过身去,又仿佛迷失了自我,不知何为真理。这里的"觌面"和"艮背"分别代表正面接触与背对背的状态,象征着不同的认知角度和心灵状态。
接下来的"识得本来真面目,方知衣石石为衣"则揭示了最终的领悟: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才能明白事物的本质。这里的"衣石"可能象征着外在的束缚或迷惑,当人们超越了这些表象,就能理解到内在的真理,即"石为衣",意味着内在的真理如同衣服一样,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与真理的联系,强调了内省与觉悟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清宫与赵达夫鲜于枢联句二首
湖光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
出云高树明残日,过雨苍苔泣细泉。
绝俗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
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