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回忽得信,具委书中情。
羁思顿虽豁,忆君心转盈。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即写“人回忽得信,具委书中情”,表明诗人在收到远方亲友的来信后,急切地阅读其中的情感倾诉。这一句通过“忽得”二字传达出久违的书信带来的惊喜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而“具委书中情”则显示了书信中感情的充沛与真挚。
接着,“羁思顿虽豁,忆君心转盈”,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出收到亲朋好友来信后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这里“羁思”指的是因思念而产生的心绪纠缱,而“顿虽豁”则是说这些思念之情在得知远方亲朋安好的消息后,仿佛被一扫而空,内心变得豁然开朗。但随即,“忆君心转盈”又表现出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更加深切和满溢。
在“自怜飘泊者,邂逅闭荒城”的一句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己的哀怜——漂泊异乡,无家可归,同时也描绘出了自己孤独守望于荒凉古城的凄清境遇。这里,“自怜”和“飘泊者”共同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单与不易,而“邂逅闭荒城”则是外在环境对这种情感的一种映照。
最后,诗人写道:“欲识肝肠断,更深听叫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更进一步地了解和分享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肝肠”比喻着最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断”则形容这种情感之深切,仿佛能够割裂心肺一般。而“更深听叫声”则是诗人渴望更加亲密地聆听那来自远方的呼唤,这种呼唤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心灵之间最为真挚的情感交流。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在收到远方亲朋来信后的喜悦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哀怜,以及对亲友深沉情感的渴望。
客燕如无家,食息安大造。
自顾病质瘦,曾不待春老。
斜阳媚薄襟,纤影弱难抱。
畏随江上絮,临波狎窈袅。
山川风露中,怨色满芳草。
仍此车马行,嗟嗟旧人少。
郁金卢家堂,少妇夙娟好。
隔梦一箔烟,黄莺暗相恼。
触感皆不情,因之就枯槁。
敛尾潜密篁,逼以万象晓。
可怜天海空,悬此命微渺。
安得致所娱,而令忧心邈。
趺坐得禅悦,任性非强同。
洗缁出太素,掉实归至空。
秋蟾灿天阙,濯魄冰壶中。
挹袖大罗女,鸾背金珑璁。
珠鬟润欲露,犀佩镇不风。
殊香讵尘有,微妙一息通。
元神顿超解,理障焉得蒙。
我亦学逃佛,色相惭未融。
安能逐莲社,脱屣匡庐峰。
培花三万本,坐啸随所终。
诗成看天色,碧远摇夕钟。
寄生一炊黍,今日知我谁。
躯壳即坚石,消铄还有时。
酒酣悲故交,出门盲风吹。
寒藤洒白雨,新冢无高卑。
朽蝶蜕千古,容止难复窥。
当年共春酌,亦是好顺眉。
因斯悟消息,及时犹可追。
所疾没世名,不称良足悲。?珑玉琐骨,绰约莲华姿。
精神在天地,惝恍若见之。
否则负诞降,行走皆肉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