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凤山(fèng shān)的意思:指位高权重大的人物,也可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鸿声(hó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宏大、洪亮,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声带(shēng dài)的意思:指人和动物喉部的组织,用于发声。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乌帽(wū mào)的意思:指控告、诬蔑他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九日凤山载酒》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场景。首句“九日凤山路”,点出时令为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凤山之路则是登高之处。次句“登临喜盍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共享节日欢乐的气氛,宛如簪花饮酒,寓意其乐融融。
第三句“风飘乌帽落”,通过写风吹落乌帽,形象地展现了秋风的力度和诗人行进中的动态,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之意。第四句“云度菊杯深”,则描绘了菊花佳酿在云雾中显得更加醇厚,增添了节日的诗意。
第五句“树色残孤笛”,借树色的凋零和孤笛的声音,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或思乡之情。最后一句“鸿声带远砧”,鸿雁的叫声中似乎还带着远处的捣衣声,进一步强化了时空的辽阔和远方的思念。
尾联“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醉意中躺在草地上,沉浸在自然景色和友情之中,直到夕阳西沉,仍未察觉,流露出一种忘却尘世烦恼的悠然心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登高、饮酒赏景的习俗,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祀南郊九日马上口占
霜意云情晓欲寒,城南驱马面晴川。
路寻红皱黄团舍,兴入丹茱紫菊天。
摵摵园林惊晚岁,纷纷场圃见丰年。
君恩未报归何日,空使荒芜靖节田。
读书
西风入梧桐,白露下云汉。
洒洒晚秋色,清凉复神观。
岁月不我与,料理前日慢。
念此平生心,所乐在黄卷。
太羹与玄酒,梨楂及俎籑。
滋味要足口,更复恨未见。
灯火夜可亲,巾箱字甚惮。
纷纷事是非,碌碌世治乱。
千古守糟粕,未免斲轮叹。
圣贤有堂奥,大道堪夷坦。
是为名教乐,足以了衰晏。
惜日营珠金,投身醟歌管。
彼志各自言,难以一理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