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恶木(è mù)的意思:指邪恶的心灵或行为,比喻人的品行败坏或行为恶劣。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牧竖(mù shù)的意思:指牧竖牛羊,比喻管理和调度下属或部下。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秋零(qiū líng)的意思:秋天时,落叶随风飘零。形容事物逐渐凋零、衰败。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田塍(tián chéng)的意思:指田地内的土堤,比喻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形成坚固的集体。
托根(tuō gēn)的意思:指依靠某个人或事物的支持或帮助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墙头草(qiáng tóu cǎo)的意思:指人在利益面前摇摆不定,没有主见,随时改变立场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以“墙头草”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诗人通过描绘墙头草的生长环境和遭遇,隐喻了那些在复杂社会环境中随波逐流、难以自主选择命运的人们。
首句“墙头草,秋零春复抽”,形象地描绘了墙头草的生长状态,它在秋天凋零,春天又重新抽出新芽,象征着那些在逆境中仍能顽强生存的人。接着,“胡不生彼庭中生墙头”,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墙头草不选择在更适宜生长的庭院中生长呢?这里暗含了对那些身处不利环境却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与讽刺。
“庭中无不可,恶木枝荫我”,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在庭院中,墙头草也难以逃脱被恶劣环境影响的命运,恶木的枝叶遮蔽了它的生长空间,象征着社会中的不公与压迫。这不仅是对墙头草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又岂无野田塍,农夫二三月,荷锄将见陵”,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墙头草能在田野的田埂上生长,那么在二三月农忙时节,农夫们或许会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忽视或压迫。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最后,“墙上趋,难为阶,托根高,固其荄”,诗人总结道,墙头草虽然渴望向上生长,但作为阶梯的希望渺茫,只能依靠自己的根基。这既是对墙头草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所有处于弱势地位人群的深切同情。
“牛羊欲食不得食,牧竖过之徒叹息”,诗人通过牛羊无法食用墙头草,以及牧童路过时的叹息,进一步强化了墙头草的困境和无助感。这一场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也引发了读者对社会公正与个体命运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墙头草这一意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六
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
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
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一
行帐适南下,居人局庭户。
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
今朝川涂静,偶得展衰步。
荡如脱囚拘,广莫开四顾。
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
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乡闾丧乱久,触目异平素。
枌榆虽尚存,岁晏多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