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别 微 之 唐 /白 居 易 干 时 久 与 本 心 违 ,悟 道 深 知 前 事 非 。犹 厌 劳 形 辞 郡 印 ,那 将 趁 伴 著 朝 衣 。五 千 言 里 教 知 足 ,三 百 篇 中 劝 式 微 。少 室 云 边 伊 水 畔 ,比 君 校 老 合 先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本心(běn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真实的、内心深处的思想、意图或愿望。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趁伴(chèn bàn)的意思:趁着有人陪伴的时候去做某事。
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劳形(láo xíng)的意思:过度劳累,使身体疲惫。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深知(shēn zhī)的意思:深刻地了解、明白。
式微(shì wēi)的意思:指权势、地位、影响力等逐渐衰落、减弱。
水畔(shuǐ pàn)的意思:指靠近水边,特指靠近江河湖泊的地方。
悟道(wù dào)的意思:指达到了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心违(xīn wéi)的意思:心意相背,内心不一致
伊水(yī shuǐ)的意思:指古代中国湖北省的伊水,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水流。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三百篇(sān bǎi p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数量众多。
五千言(wǔ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好。
- 注释
- 干时:指在尘世中追求功名利禄的时候。
本心:原本的心意或初心。
悟道:明白人生的道理。
前事非:过去做的事情不正确。
犹厌:仍然厌恶。
劳形:身体劳累,指做官的辛劳。
郡印:古代郡守的职权象征。
那将:怎能。
著朝衣:穿上朝服,指做官。
五千言:指《道德经》,老子所著。
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
三百篇:指《诗经》。
式微:《诗经》中的一篇,这里代指谦逊低调。
少室:少室山,位于河南省。
伊水畔:伊水边,地名。
比君校老:与你相比年纪更大。
合先归:应该更早地归隐。
- 翻译
- 长久以来行为违背了初心,明白道理后知道过去的事情是错误的。
仍然厌恶官场劳形而辞去郡守之职,哪能为了随从他人而穿上朝服呢。
《道德经》五千字教导人知足常乐,《诗经》三百篇中多有劝人谦退之意。
少室山旁伊水边,相比你而言,我应该更早归隐。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留别微之》,通过这短小的七言绝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过去某些事情的反思。开篇“干时久与本心违”表现出长时间内个人的行为与内心真实想法之间的矛盾,接着“悟道深知前事非”则是诗人通过深刻的领悟认识到了以前的一些所作所为并不符合自己的本意。
中间两句“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描绘了诗人对于官职生活的厌倦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这里的“郡印”象征着官职,而“那将趁伴著朝衣”则预示着朋友之间即将分离的情景。
后两句“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可能是指诗人在给友人的书信或诗作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数字可能并非字面意义,而是用来强调交流的频繁与深刻。
结尾“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则是在描绘诗人希望朋友在远方也能找到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通过“比君校老合先归”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对方能够早日回归安稳的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淡的离愁,同时又不失温馨与深长的情谊,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既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又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落梅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
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
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感雕零。
残缕遗钿,迤逦成尘。
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
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
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转消凝。
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留守舍人张公安国闻维筑亭为题其榜曰朝阳既去而亭成复为赋诗次韵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
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
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
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