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悯(bēi mǐn)的意思: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和同情。
朝野(cháo yě)的意思:指朝廷和百姓,泛指国家政权和民众。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断无(duàn wú)的意思:毫无、完全没有
断断(duàn duàn)的意思:断绝、中断、不连续。
感物(gǎn wù)的意思:指人的感觉对外界事物产生共鸣或有所触动。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声情(shēng qíng)的意思:指声音的情感色彩或情感表达。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 鉴赏
此联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一个臣断断无他”开篇即点明张百熙作为臣子的忠诚与纯粹,没有其他杂念,仅以一颗赤诚之心服务于国家与人民。“年来悲悯劬皇”则描绘了张百熙先生一生的辛劳与付出,饱含着对他的同情与敬意。“感物声情动朝野”进一步强调了张百熙先生的影响之广,其情感与思想触动了整个社会,体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下联“天下事滔滔何止”承上启下,将话题转向对天下事态的广泛探讨,暗示张百熙先生生前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思考。“论到是非新旧”则揭示了张百熙先生在处理问题时的公正与客观,不偏不倚,既考虑传统又关注革新。“付人知罪在春秋”则以历史为镜,表明张百熙先生的所作所为,无论对错,都将被后世所铭记与评判,如同春秋时期的典故一般,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其对国家、社会乃至历史的深刻影响,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人物的非凡价值和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履道山堂及子潜家方斋
尽日苦久旱,凌朝得微凉。
悠悠我所思,眇眇天一方。
搔首亟盥沐,篮舆上河梁。
城阇士如林,进取自行藏。
孰甘尺蠖屈,孰羡鸣凤翔。
分寸丝忽间,胶扰互奔忙。
唶嗟尚何诣,交谊或难忘。
山堂兮方斋,城树郁葱苍。
岂无尘榻地,茗瀹容细尝。
放身易云晚,屋角下残阳。
虚明见云风,从君以徜徉。
须臾夜色起,片月翻流光。
影静理无违,语惬情不伤。
相将得岁寒,留目禾黍场。
可以饱吃饭,馀事扫秕糠。
赠赵景伯
蜀道一琴鹤,高斋二百年。
中原之文物,谏疏庆历传。
政涂竟以归,虚白更安禅。
呜呼清风长,不与时俗迁。
每行大夫墟,踌躇倍依然。
或逢其耳孙,此意庶可宣。
敢论家世旧,岂但姻戚联。
只今我衰微,青衫空裹缠。
忧家复忧国,和战何其偏。
世臣匪乔木,休戚实共焉。
君从郑庄来,邂逅惊四筵。
到我南溪上,访我南涧边。
饮我一两杯,和我三四篇。
扶摇手中笔,湛如朱丝弦。
公侯必复始,爱直尔青毡。
要知先贤后,瓜瓞自绵绵。
子产晋叔向,信矣仇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