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非人事,枉己违素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储精(chǔ jīng)的意思:保存精力,节约使用。
得朋(de péng)的意思:
获得同类或同道者。《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王弼 注:“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 孔颖达 疏:“西南得朋者,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阴也,今以阴诣阴,乃得朋,俱是阴类,不获吉也。”《后汉书·朱晖传论》:“ 穆 徒以友分少全,因絶同志之求;党侠生敝,而忘得朋之义。” 北周 庾信 《北园射堂新成》诗:“择贤方知此,传巵喜得朋。” 宋 刘克庄 《挽方孚若寺丞》诗:“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也无人。”
砥砺(dǐ lì)的意思:砥砺意指磨砺、磨练,形容经过艰苦努力、不断修炼而变得坚强有力。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洁清(jié qīng)的意思:指清洁干净,没有污垢和杂质。
径行(jìng xíng)的意思:径直行走或行动,不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前代(qiá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阶段。
曲折(qū zhé)的意思:指事物经历了许多弯曲的道路或经历了许多波折才能达到目标。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虚生(xū shēng)的意思:指出生不久就夭折或早逝。
迂气(yū qì)的意思:形容思想、行动迂腐、不通达。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中孚(zhōng fú)的意思:中:诚信;孚:信任。指言行诚实可信,信誉卓著。
- 鉴赏
这首诗《述怀六首(其四)》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以及个人行为准则的深刻见解。
首句“天地储精辉,日月合其明”,描绘了天地间蕴含着精妙的光辉,日月交相辉映,象征着自然界中和谐统一的美好景象。接着,“纲常得朋友,讵不贵洁清”两句,强调了遵循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认为在社会关系中保持纯洁和高尚是极为宝贵的品质。
“砥砺质前代,万古同一情”表明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是一致的。然而,“所愧无曲折,迂气多径行”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自责于行事过于直率,缺乏圆融变通,有时显得固执。
“亦知非人事,枉己违素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认识到并非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为了坚持原则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或利益。最后,“中孚苟不窒,相与无虚生”意味着只要内心真诚,不被外界压力所阻塞,就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生活便不会徒增虚妄。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在追求高尚品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自我反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雁篇寄故园兄弟
虬分银箭夜,雁度玉关秋。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
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
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
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