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寄丰凶,休仍与戚同。
犊用刀偿价,人疑蔀发蒙。
这首诗《赵宜兴讣至(其二)》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赵宜兴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生前品质的赞美。
首句“百里寄丰凶”,以“百里”形容距离之远,暗示了赵宜兴虽身处远方,但其影响和贡献却能惠及百里之遥,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力。接着,“休仍与戚同”一句,表明赵宜兴在处理事务时,既不沉溺于个人情感,也不盲目跟随他人意见,而是保持独立思考,展现了其理智与决断力。
“小心三日妇,宏略九年弓”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赵宜兴比作“三日妇”和“九年弓”。前者强调了赵宜兴在面对困难时的细心与谨慎,如同新婚三日的新妇,对家庭事务一丝不苟;后者则赞扬了赵宜兴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如同经过九年精心调校的弓箭,精准而有力。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赵宜兴在不同情境下的优秀品质。
“犊用刀偿价,人疑蔀发蒙”中,“犊用刀偿价”可能是指赵宜兴在处理事务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同小牛用刀来偿还债务,展现了其诚信与担当。“人疑蔀发蒙”则可能是在说,人们起初对赵宜兴有所怀疑或误解,但最终被其智慧和行动所折服,如同揭开蒙蔽的布帘,看到了真相。
最后,“来年花满县,何似去年红”表达了对赵宜兴去世后,其精神和影响将在未来继续发扬光大的美好祝愿。这句话暗示,赵宜兴虽然离世,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宜兴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传递了对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之情。
官庐带寒照,多病少所亲。
不速肯余过,眷然意何真。
偶储五斗秫,酿酒清且醇。
窃禄本非薄,鸡黍敢辞贫。
休衙扫吏迹,高论屏嚣尘。
追游盖三纪,而况葭莩姻。
亦知慰留滞,觞酌许频频。
相看总无家,携稚各二人。
温恭仰子德,问学老而新。
子不日迁秩,予当谢簪绅。
但愧岁年迈,有负报恩身。
去去勿复道,世路方荆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