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
《途中》全文
唐 / 杨炯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悠悠鼎邑去去金墉

途路千里山川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重(bǎi zh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复不断。

鼎邑(dǐng yì)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繁荣昌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金墉(jīn yōng)的意思:指古代城墙上用金子镶嵌的城楼,比喻极其华丽壮丽的建筑物。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途路(tú lù)的意思:指旅途中的路程或行程。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乡泪(xiāng lèi)的意思:乡愁的眼泪。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离别家乡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中的“鼎邑”和“金墉”都是古代都城的称呼,象征着离开家乡的城市。此处诗人通过“悠悠”和“去去”的叠词,表现了离别时的迟缓与不舍。

接着,“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则形象地描述了旅程中的遥远与艰险。“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通过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风”和“云”都是流动变化的象征,反映了诗人的情绪起伏。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中的“郁郁”与“亭亭”皆为形容词,用来描写树木的姿态。柳树和松树在这里代表着家乡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

最后,“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直接表达了旅人的哀愁之情。“客心”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之心,而“乡泪”则是对家乡深厚感情的流露。这里的“独无从”意味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没有地方可以倾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地理景观,传达了游子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深情,以及旅途中孤独与哀愁的情绪。

作者介绍
杨炯

杨炯
朝代:唐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生辰:650年-692年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胡文广仲与范伯崇自岳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自得中峰住,怜君冒雪来。

共登福岩寺,齐上古层台。

斗酒酬佳兴,诗怀喜独开。

飘然尘世隔,谈论转堪哀。

(0)

仙水庙

天风吹我上瑶台,满眼烟霞扫不开。

药灶无丹人已去,洞霄有树鹤还来。

溪声晴带三秋雨,山色青无半点埃。

更爱夜深清梦断,碧纱明月映苍苔。

(0)

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其四

黏罕中间陷两京,当时兀朮尚无名。

如今索斗无时了,不使山川见太平。

(0)

黄鲁直催绣词帖赞

词以寓意,何适非理。游戏翰墨,亦或张弛。

此篇所传,观蜡之比。乐而不淫,庶几在此。

(0)

王敏节欢喜帖赞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0)

龚深父南康帖赞

公用王氏学术,终始不易。

虽有歉于识,然亦足以知其自信之力。

一偏之溺,异端之惑,视此手迹。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