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少年任侠晚节更为儒。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

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遁迹(dùn jì)的意思: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更为(gèng wéi)的意思:更加,更为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任侠(rèn xiá)的意思:指人性格豪爽,行为慷慨大方,重义气,讲究义气、义务和义勇的精神。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注释
解印:解除官职,指辞官。
归田里:回归田园,指退隐。
丈夫:这里指男子,有德行的人。
少年:青年时期。
曾任侠:曾经做过侠客,行侠仗义。
晚节:晚年的时候。
更为儒:更加成为学者,指学习和传播儒家思想。
遁迹:隐居,避开世俗。
东山下:指东山,古代文人常以此借指隐居之地。
因家:在此安家。
沧海隅:大海边的角落,形容偏远的地方。
狎鸟:与鸟亲近,形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乘桴:乘着木筏,常指隐居避世或远游的行为。
翻译
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这位先生真是贤明。
年轻时他曾任侠客,晚年却成为博学之士。
隐居在东山之下,家安在苍海的一角。
听说他能亲近飞鸟,我也想与他共乘木筏游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解印归田里”开篇就描绘了一位将官印还给皇帝,回归乡村生活的情景,“贤哉此丈夫”则表明诗人对这位隐者的人格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说明这个人在年轻时可能是一位侠客,但到了晚年却转变为一位崇尚儒家学说的士人。这种角色变化显示出他内心的成长和追求。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则是隐者选择了东山作为自己的退隐之地,并且因为这里有家的缘故而安顿下来。“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隐者已经能够和自然界的动物如鸟儿亲近,而诗人则表示还想跟随隐者的脚步,一起在竹排编织的小船上泛舟,以此来逃避红尘,寻求心灵的宁静。

王维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物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体现出了唐代诗歌的高雅与内涵。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赠胡侍郎荣归

南还昔别已匆匆,目断云飞思欲穷。

江水波涵天上下,海门潮涌浙西东。

沉烟白鸟晴沙际,飘带青山夕照中。

治世安民遗泽在,万年史笔纪高风。

(0)

太湖

三万六千顷,浩荡三州界。

烟雾四无边,往往出奇怪。

洞庭柑已霜,震泽鱼极介。

岂无范蠡舟,我欲从公迈。

(0)

题顺宁窗·其一

风生松桧雨生杉,抖擞泥尘恨满衫。

从此便膺君命重,亦须昭穆葬江南。

(0)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一

堂堂襄敏公,扬旌上熙河。

竹帛有时尽,勋业谁能磨。

珍重紫阳翁,一言定群讹。

世德远如此,吾曹当若何。

(0)

方丈壁读胡邦衡书草

僧房高揭谏和书,知是高人意不虚。

我亦今年三十七,闭门畏祸独何如。

(0)

秋日

半落庭前叶,始知秋意新。

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

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

一峰矜绝态,云外掩孤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