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碑头字,那知是禹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折(bàn shé)的意思:指折断一半,形容力量或精神受到严重削弱。
窆石(biǎn shí)的意思:指被埋藏在地下的宝石或财富。
摧残(cuī cán)的意思:摧毁、破坏、使受到严重伤害
高仰(gāo yǎ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敬重和仰慕。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狐妖(hú yāo)的意思:指狐狸精,形容女子妖媚狡猾。
栏楯(lán shǔn)的意思:指坚固的栅栏,比喻坚固的防线或屏障。
磨灭(mó miè)的意思:磨灭指的是被磨掉、磨没、消灭。
瘦容(shòu róng)的意思:指容貌憔悴、消瘦。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禹穴(yǔ xué)的意思:指水利工程中的水道或水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禹穴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窆石立如人,鼻穿腰半折”以奇特的比喻,将石像比作人的形象,突出其形态的奇特与岁月的侵蚀。接着“不看碑头字,那知是禹穴”,通过强调碑文的重要性,反衬出禹穴的隐秘与历史的深邃。
颔联“栏楯半摧残,古文尽磨灭”进一步描绘了禹穴环境的破败与时间的无情,栏杆和文字都已残破不堪,暗示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颈联“山高仰瘦容,松老添孙鬣”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山峰显得更加瘦削,松树也长出了新的枝叶,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尾联“古屋闭狐妖,香台蹲豹迹”以古屋和香台为背景,通过狐狸和豹子的出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恐怖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禹穴中可能隐藏着古老的故事或秘密。整首诗通过对禹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徇身。
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骛足未离尘。
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
宴坐黄堂愧无限,陇头元是带经人。
山中
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立秋雨院中有作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遗夔门故旧
蜀江迸出岷山来,翻涛鼓浪成风雷。
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白盐赤甲当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较力,究转稍肯开东隈。
山气盛豪水气怒,二气停滀成胚胎。
离骚兮作文章祖,始知孕秀钟英才。
晔晔令君出此地,得非千岁之根荄。
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
人言富贵出长年,拭眼看君出奇伟。
功名落落麒麟阁,公当不负山与水。
如我顽钝何为者,剩买耕牛老东里。
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