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匡师画》
《方匡师画》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画图忽见白云峰,茶屋香台树几重。

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kuāngshīhuà
míng / gāo

huàjiànbáiyúnfēngcháxiāngtáishùzhòng

shēnruòzàishīxíngdàochùwǎnláiwéiwénzh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方匡师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画图忽见白云峰",以"忽见"二字,展现出画面的突然和生动,仿佛从画中跳出的白云峰令人眼前一亮。接着的"茶屋香台树几重",通过"茶屋"与"香台"的细节,暗示了画面中的清幽环境和僧侣的生活气息,"树几重"则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诗中主人公仿佛置身于师者的修行之地,"身若在师行道处",表达了对师者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共鸣。最后一句"晚来唯讶不闻钟",以"不闻钟"传达出山中宁静,时间仿佛停滞,只有自然之声,没有世俗的打扰,更突显出方匡师画所营造的超然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赞美了方匡师的画艺以及其所传达的禅意生活,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柳梢青.泥美人

撮土犹香。塑成娇艳,绝世风神。

月下娟娟,松间小小,画里真真。美人黄土生春。

向何处、蓝桥问津。憨态无言,羞颜似笑,注眼如颦。

(0)

海棠春.闺中四景词.秋

西风萧瑟梧桐老。闻处处、寒砧夜捣。

罗袂拂霜轻,雾髻侵云袅。绿窗声送孤鸿早。

纨扇上、离愁多少。月下桂香浮,限煞秋光好。

(0)

水龙吟

石城潮打千秋,消磨不尽还相逗。

闲云无定,野水长萦,缤纷绕岫。

古古今今,朝朝暮暮,如何参透。

叹依然风景,茫茫交集,但凭得、秋容瘦。

看取婵娟秋色,西风摇落应怜否。

碧天空阔,寒烟无数,怨砧凄漏。

把杯邀月,醉浓秋极,情同苦酒。

怅幽山丛桂,飘残何处,断香盈袖。

(0)

虞美人.春雪

玉楼吹落东风月。树树梨花发。江南春信碧云赊。

偏引粉香随蝶、梦天涯。归鸿欲度迷湘渚。

远恨浑如许。休怜缥缈碎琼飞。

却是助人幽思、怯春衣。

(0)

忆江南.冬景八阕·其八

河畔草,一望尽凄迷。

金勒不嘶新寂寞,青袍难觅旧葳蕤。野烧又风吹。

胡蝶去,何处问归期。

一架秋千寒月老,满庭鶗鴃故园非。空自怨萋萋。

(0)

菩萨蛮.重午

薄罗皓腕笼香结。诗题纨扇初裁雪。日影下重楼。

波浮菰黍流。黄鹂啼乍歇。绿柳吹新月。

芳草遍天涯。王孙归正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