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德本(dé běn)的意思:德行是根本,品德是基础。指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其人生的根本,也是成功的基础。
俭德(jiǎn dé)的意思:指节俭和品德高尚。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露台(lù tái)的意思:指露天的平台或高台,也可比喻人的心境或情感的表露。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鸠营(jiū yí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集团或团体互相勾结、互相勾心斗角。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萧相(xi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憔悴,面色苍白。
- 注释
- 君王:指皇帝。
俭德:节俭的品德。
本天然:本来就是出于自然。
萧相:历史上的萧何,这里泛指能干的宰相。
鸠营:比喻节俭、精打细算。
已造天:达到极高的境界。
千门并万户:形容宫殿众多。
露台:古代贵族的奢华建筑。
虽罢:虽然已经废弃。
未为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贤明的君主。
- 翻译
- 君主的节俭美德源于自然本性
萧相像斑鸠一样节俭经营,已经达到了极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文帝》,主要赞扬了文帝(汉文帝刘恒)的节俭美德。首句“君王俭德本天然”强调文帝的节俭并非后天矫饰,而是出于本性;次句“萧相鸠营已造天”提到萧何建造宫殿之事,暗示文帝即使在宫殿建设上也体现出了节俭,与萧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两句“不见千门并万户,露台虽罢未为贤”进一步指出,文帝并未像其他帝王那样大兴土木,即使露台工程停止,他的贤明并不在于奢华的建筑,而在于他的德行。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举例,高度评价了文帝的俭朴和治国之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