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桃飞尽,恁清阴、始知不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传(bié zhuàn)的意思:不传播、不传扬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成竹(chéng zhú)的意思:成竹指的是事先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或者构想,形象地比喻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的发展和结果有准确的预测和把握。
传语(chuán yǔ)的意思: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或者传达意思。
传教(chuán jiào)的意思:传教是指宣传和教导宗教信仰,传播宗教思想和教义。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风态(fēng tài)的意思:指人的风度和态度,形容人的举止、言谈等方面的风貌和风采。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淇澳(qí ào)的意思:指一个地方风景优美,水清景美。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清贫(qīng pín)的意思:指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富和物质。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无凭(wú píng)的意思:没有凭证或证据。
仙源(xiān yuán)的意思:指仙人的来源或仙人的故乡。比喻高尚的品质、智慧或美好事物的源头。
相夸(xiāng kuā)的意思:互相夸奖、互相称赞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萧艾(xiāo ài)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雅意(yǎ yì)的意思:指文雅、高尚的情趣和意境。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意相(yì xiāng)的意思:指言语或行动之间的默契和相互理解。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 鉴赏
这首明代俞彦的《西河·竹》是一首咏竹的佳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开篇“山窗下归来,雅意相待”,以人归山居,竹似知己,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竹的高雅情致仿佛在迎接主人的回归。
“杏桃飞尽,恁清阴、始知不改”一句,通过春花凋零反衬竹的常青,突出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格。“倩谁传语报平安,夜深时有天籁”,借竹声传递平安,寓意竹子的静谧与自然之声的共鸣。
接下来,“嶰谷种,淇澳派。仙源宁比萧艾”运用典故,赞美竹子的高贵品质,将其比作仙境中的植物,暗示其超凡脱俗。“众芳摇落,翠沉沉、此君独在”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秋末冬初依然翠绿,与众花凋零形成对比。
“化龙栖凤总无凭,最怜月影风态”借龙凤比喻竹子的高洁,而“月影风态”则描绘了竹在月光下婆娑摇曳的动人景象。“成竹意,虽未解。潇湘一幅堪爱”将竹子的形态比作画卷,赞美其意境之美。
最后,“子瞻与可,漫相夸、别传教外”,提及苏轼和文同(文与可)对竹的喜爱,但诗人认为,欣赏竹之美不应仅限于表面,而应如“千亩贮胸中”,寓含内心的修养和品格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竹子的坚韧、高洁和淡泊,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操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洪琳父
平生见酒喜欲舞,不惜淋漓身上衣。
尊中圣贤尽莫逆,坐上宾客皆能诗。
陶潜欲眠无我责,灌夫骂坐不汝疵。
世间乐事凡四者,他人多耦我独奇。
今年病眠不敢饮,坐负美景辜良时。
中秋明月漫皎皎,九日黄菊空离离。
洪崖先生夙所慕,文雅蕴藉今阮嵇。
故持浊醪作胜供,往助脱粟陪羹藜。
先生学道早有得,一车仅可如鸡栖。
相投木瓜意不浅,愿得琼琚以报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