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兖州道中》
《兖州道中》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敷土名传旧兖州,山川遗迹追游

泗沂冻解波犹浅,凫峄春回翠欲流。

野火碑馀秦相国,闷宫诗颂诸侯

悬知尼父当年志,梦寐长思见盛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思(cháng sī)的意思:长时间思考或思索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诗颂(shī sòng)的意思:诗歌赞美和颂扬。

泗沂(sì yí)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河水,比喻文辞清新明丽。

颂鲁(sòng lǔ)的意思:颂扬、赞美鲁迅的精神和作品。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追游(zhuī yóu)的意思:追求快乐和享受

鉴赏

此诗《兖州道中》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兖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与感慨。

首联“敷土名传旧兖州,山川遗迹快追游”,开篇点题,以“敷土”二字引出兖州之名,既赞美了兖州的地理风貌,也表达了诗人渴望亲临其境,追寻历史遗迹的急切心情。

颔联“泗沂冻解波犹浅,凫峄春回翠欲流”,细腻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泗水和沂水冰消雪融,水面虽未完全恢复平静,但已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凫峄山在春风吹拂下,绿意盎然,仿佛翠色欲滴,流淌不息,生动展现了春日的活力与美丽。

颈联“野火碑馀秦相国,闷宫诗颂鲁诸侯”,转而描述了兖州的历史文化。野火碑是古代的石碑,相传为秦相国所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闷宫则是鲁国诸侯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吟诵诗歌来赞颂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敬仰。

尾联“悬知尼父当年志,梦寐长思见盛周”,诗人以孔子(尼父)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古代盛世的向往与追求。孔子曾梦想见到周朝的繁荣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憧憬,希望能在兖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寻找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先贤的精神。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增江道中

芳草碧凄凄,斜阳向客低。

竹光摇古道,树色绕长溪。

酒每村中醉,诗多骡背题。

离家虽未久,又听子规啼。

(0)

飓风

一段虹霓出海隅,八风如战雨倾衢。

楼头绿树连根拔,陌上青秧贴水枯。

正拟望秋差有庾,那思卒岁更无襦。

推窗一望天初霁,早有年排说晚租。

(0)

题松色山光图

松色山光静翠屏,高居春掩绿萝扃。

青牛紫气龙为道,编贝悬珠岁是星。

湖海十年醒旅梦,云霄今日羡鸿冥。

佳晨共进延年酒,弟劝兄酬殊未停。

(0)

集古挽乔仙·其二

芙蓉如面柳如眉,春色人间总未知。

谁为含愁独不见,夜来风雨葬西施。

(0)

怀仙志

歌舞楼前香缥缈,珍珠帘内影玲珑。

海棠春睡迷蝴蝶,长在华清一梦中。

(0)

怀仙志

濛濛春色暗青楼,歌谢台荒舞亦休。

锦队凄凉云雨恨,花钿零落燕莺愁。

心飞南国香何在,目极东洲水自流。

却忆当樽人似玉,月明无复引箜篌。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