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郊 外 感 事 宋 /强 至 田 原 土 尽 辟 ,禾 黍 积 如 鳞 。圣 主 弗 横 赋 ,农 民 犹 苦 贫 。末 游 滋 不 业 ,素 敝 寝 谁 因 。富 室 豪 夺 利 ,里 胥 蚕 食 人 。为 生 常 汲 汲 ,乃 粒 罕 陈 陈 。况 在 水 旱 地 ,更 遭 科 斂 频 。其 将 委 沟 壑 ,何 以 给 昏 晨 。去 弊 与 务 本 ,无 非 县 令 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蚕食(cán shí)的意思:逐渐侵蚀、侵占。
陈陈(chén chén)的意思:形容事物陈旧、过时,缺乏新意。
富室(fù shì)的意思:指富有的家庭。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旱地(hàn dì)的意思:指没有水源的地方或缺乏水分的土地。
豪夺(háo duó)的意思:以强力夺取,形容行动果断、有决心。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横赋(héng fù)的意思:指强制征收过重的赋税或其他负担。
汲汲(jí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切、急迫。
科敛(kē liǎn)的意思:科学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放肆、不张扬。
里胥(lǐ xū)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面临危险,临危不惧,勇敢地站出来。
令亲(lìng qīn)的意思:指令父母、亲人去做某事。
末游(mò yóu)的意思:末游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最后的旅行或最后的游玩。通常用来形容人生的最后阶段,或者指最后一次旅行。
农民(nóng mín)的意思:指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食人(shí rén)的意思:吃人肉,指残忍凶恶的行为。
水旱(shuǐ hà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人们生活艰难。
田原(tián yuán)的意思:指人们的心地纯朴、善良,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或腐化。
为生(wéi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计而努力奋斗、辛勤工作。
务本(wù běn)的意思:注重根本,重视基础。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县令(xiàn lìng)的意思:指官职较低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地位低下的人。
- 翻译
- 田野的土壤都被开垦完毕,稻谷堆积得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
圣明的君主不再横征暴敛,但农民依然困苦于贫穷。
末流之人更加无法谋生,衣衫破旧无人问津。
富豪们贪婪地掠夺利益,乡里的官吏像蚕吃桑叶般剥削百姓。
为了生活人们常常焦虑不安,粮食却难得充足。
更何况遇到水旱灾害,频繁的征税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将被逼入绝境,如何度过早晚的艰辛。
革除弊端和重视农业根本,这都是地方官员的责任。
- 注释
- 田原:田野。
土尽辟:土地被开垦干净。
禾黍:泛指谷物。
横赋:横征暴敛。
苦贫:极度贫困。
末游:社会底层人士。
素敝:破旧的衣物。
里胥:乡里的小吏。
蚕食:比喻逐渐侵吞。
陈陈:形容粮食堆积。
科敛:各种征税。
沟壑:深沟,比喻死亡或困境。
务本:重视农业的根本。
县令:古代地方长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农村的贫困景象和民生疾苦。首句“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展现了广阔的田野上,尽管土地被开垦,但收成却寥寥,谷物堆积如同鱼鳞,暗示了粮食产量的稀少。接下来,“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表达了虽然朝廷没有横征暴敛,但农民依然生活困苦,显示出问题并非出在政策上,而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失业无业,衣衫破旧,无人关心他们的疾苦。诗人接着批评了富户豪强对贫民的剥削,“富室豪夺利,里胥蚕食人”,暗示了地方官吏的腐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为生常汲汲,乃粒罕陈陈”进一步强调农民艰辛度日,粮食匮乏,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况在水旱地,更遭科敛频”则描绘了自然灾害频发时,赋税依然繁重,农民陷入绝望的境地。
最后两句“其将委沟壑,何以给昏晨”表达了农民无法自救,只能任由生死,感叹社会弊病丛生,期待县令能亲自去弊兴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的贫困现实,以及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庆出游夜归
杖藜寻胜惬幽情,芒屦如飞病体轻。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
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