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金殿(jīn diàn)的意思:形容建筑华丽富丽,金碧辉煌。
近臣(jìn chén)的意思:指亲近的大臣,也泛指亲近的官员或得宠的人。
路尘(lù ché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上没有尘土飞扬,非常干净整洁。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人神(rén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智慧或本领超乎寻常,堪称神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山郭(shān guō)的意思:山郭是指城墙的外围,也可引申为城市的边界。
笙磬(shēng qìng)的意思:指吹笙、敲磬,形容音乐之声悦耳动听。
升中(shēng zhōng)的意思:指升职或晋级到中级职位。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细听(xì tīng)的意思:仔细倾听,注意细节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虞韶(yú sháo)的意思:指对人民的忧虑和关心。
玉桥(yù qiáo)的意思:比喻婚姻美满、夫妻和睦的状态。
中子(zhōng zǐ)的意思:中子是指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或物。它强调在某个团体或事件中起着重要中心的作用。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子夜(zǐ yè)的意思:子夜指的是夜晚的最深处,也就是午夜时分。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微雨之后的清晨,诗人前往陵墓祭拜后,又游历西山所见之景。首句“微雨三更清路尘”,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夜晚微雨洗涤过后的道路,清新宁静。次句“晓来山郭物华新”,晨光初照,山郭万物焕然一新,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朱衣衮衮都前辈,骢马萧萧多近臣”两句,通过人物的服饰和坐骑,暗示了官场的等级森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这里“朱衣”指古代官员的红色官服,“骢马”则是高级官员的坐骑,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景象。
“树影参天金殿古,溪声动地玉桥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参天大树与古老的金殿相映成趣,溪水潺潺,玉桥横跨,春意盎然,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升中子夜人神协,细听虞韶笙磬匀”两句,可能是指在特定的仪式或庆典中,人们在夜晚聚集,人神共处,共同聆听虞韶(古代音乐)与笙磬(乐器)演奏的和谐乐章,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既有自然美景,又有社会人文活动的画面,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罗浮·其十八
罗浮看日出,奇胜甲天下。
我来兼看月,恰值中秋夜。
万山同一月,登高自舒写。
看月兼看霞,霞光照尊斝。
两山分霞处,草木为之赭。
看霞兼看云,云飞不可把。
青天如穹庐,团团覆九野。
我兼看风雨,离合此山者。
此山得天多,我得亦非寡。
游罗浮·其七
明儒盛讲学,天下皆讲席。
几令名山间,有儒无道释。
有人囊罗浮,梦里天海碧。
四百卅二峰,一囊不为窄。
天鸡忽破梦,瞬息时代易。
篝火狐鸣徒,山中岸赤帻。
洞天与福地,污蔑殊可惜。
何时此名山,复奠缁黄宅。
无复儒者宫,来游但诗客。
何来碧眼胡,亦蜡游山屐。
尔徒惯豪偷,勿此为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