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地轴(dì zhóu)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风师(fēng shī)的意思:指能够驾驭风的人,比喻善于应变、善于处理事物的人。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赓酬(gēng chóu)的意思:指对他人的劳动或帮助给予应有的报酬或回报。
河伯(hé bó)的意思:指长江的神,也泛指大河的神灵。
呼号(hū hào)的意思:指大声呼喊,喊叫。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交转(jiāo zhuǎn)的意思:交替转换
旷然(kuàng rán)的意思:形容景象宽广壮丽,寂静无人的样子。
天关(tiān guān)的意思:天关指的是神话传说中守护天门的关卡,也用来比喻重要关头或关键时刻。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吴楚(wú chǔ)的意思:指吴国和楚国,泛指两个相距较远的地方。
心目(xīn mù)的意思:心中的目标或理想
增多(zēng duō)的意思:数量增加,变多
振拔(zhèn bá)的意思:振拔指振奋、提拔,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抱负,也可形容人物得到重用。
自呼(zì hū)的意思:自称;自己称呼自己
-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的《吉阳发舟晚抵鄱阳风涛汹涌》,描绘了舟行于风浪中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感慨与敬畏。
首联“万顷波涛走巨艘,赓酬不暇骇吾曹”,开篇即以“万顷”形容波涛之广,“走巨艘”则描绘出船只在波涛中疾行的动态感。一个“走”字,赋予了静止的波涛以生命,而“不暇”二字,则强调了舟行速度之快,连同行的人都来不及欣赏或反应过来,突出了风浪的猛烈与不可预测性。
颔联“天关地轴疑交转,河伯风师莫太劳”,进一步将读者的想象空间扩展至宇宙的宏大尺度。诗人似乎在说,这狂风巨浪仿佛让天地间的枢轴都开始转动,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连掌管水神河伯和风神风师都感到疲惫不堪。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现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颈联“气会江湖何振拔,势吞吴楚自呼号”,转而聚焦于风浪与江湖之间的互动。诗人赞叹风浪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振拔了江湖,更仿佛要吞没吴楚大地,展现出风浪的气势磅礴。这里的“自呼号”既是对风浪自身力量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共鸣。
尾联“旷然心目增多少,俯仰斯游亦伟遭”,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在这次航行中所获得的心灵体验与感悟。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的视野与心境都得到了极大的开阔,这次经历本身便是一场伟大而难得的遭遇。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心灵成长的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风浪中的壮观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场山绝顶望太湖
危阁耸层峦,松涛五月寒。
太湖十万顷,斜浸碧阑干。
杯中映滵汩,槛外腾超忽。
回光竞千鬣,穷岛迫一发。
青天不道向外生,白日如从此间没。
三萍渐近三馀皇,便欲呼之汎渺茫。
纵然未入林屋去,且指包山寻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