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春随杖,当禅月满床。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谨 师 宋 /薛 师 石 谨 师 牢 绊 脚 ,语 别 意 茫 茫 。入 寺 随 拐 杖 ,当 禅 月 满 床 。多 因 新 见 解 ,抛 却 旧 篇 章 。为 我 金 山 去 ,钳 锤 问 一 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意(bié yì)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意思或含义
禅月(chán yuè)的意思:指禅宗修行者在月明之夜参禅静坐,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见解(jiàn jiě)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金山(jīn shān)的意思:指富有的矿山,也用来比喻财富或宝贵的事物。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抛却(pāo què)的意思:抛弃、放弃
篇章(piān zhāng)的意思:篇章是指文章或书籍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事物发展或演变的阶段。
钳锤(qián chuí)的意思:指两件事物互相制约、互相制衡的关系。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一场(yī chǎng)的意思:一次事情或事件
语别(yǔ bié)的意思:指言辞的差别,即言辞的不同。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创作的《送谨师》,表达了诗人对谨师的深深敬意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首句“谨师牢绊脚”暗示谨师的教诲如同牢固的羁绊,使诗人受益匪浅;“语别意茫茫”则描绘了离别时的迷茫与依依不舍之情。
第二句“入寺春随杖”描绘了谨师持杖入寺,春天的气息仿佛随着他的步伐而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师徒共度的时光。第三句“当禅月满床”进一步渲染了禅修的氛围,月光洒满禅床,寓意着谨师的修行深厚。
“多因新见解,抛却旧篇章”表达了谨师的新思想启发了诗人,促使他摒弃旧有的观念,追求新的境界。最后一句“为我金山去,钳锤问一场”以金山和“钳锤”(比喻深入探讨)象征谨师的学问之深,诗人期待通过深入的交流,进一步提升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师徒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谨师对诗人的深远影响,充满了敬仰和感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音子
细想当初事,又非是、取次相知。一年来、觑著尚迟。
疑□时、敢共些儿。
似恁秤停期克了,便一成望不相离。
却何期、恩情陡变,中路分飞。
都缘我自心肠软,润就得、转转娇痴。
如今未中再偎随。
选不甚,且从待他疏狂心性,足变堆垛,更吃禁持。
管取你回心,却有投奔人时。
偶见陈诚之一诗不胜钦叹辄纪赠求其巨篇深愧芜累
四明唐中叶,处士有陈深。
书既殚万象,诗想瑶华音。
惜哉不并传,裔孙自苦吟。
岂易识此孙,海底珊瑚沉。
邂逅我见之,昔恨阻冲襟。
念我理归棹,旅梦断遥岑。
愿乞十九首,降尽河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