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八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采桑子·其八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鹧鸪斑晕鸬鹚杓,玉润犀香。

酒圣诗狂浓淡屏山墨几行。

牙签叠架粗于笋,蕃锦珠囊

宋榻唐装,也抵豪门笏满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豪门(háo mén)的意思:指富有、有势力的家族或家庭。

酒圣(jiǔ shèng)的意思:指酒量极大、酒品高尚的酒客,也可泛指善饮酒的人。

鸬鹚(lú cí)的意思:形容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浓淡(nóng dàn)的意思:形容颜色、味道、气味等的浓烈程度。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诗狂(shī kuáng)的意思:指对诗词痴迷、热爱到疯狂的程度。

唐装(táng zhuā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唐朝时期的服装,也泛指古代中国的服饰。

牙签(yá qiān)的意思:指形状细小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细碎的事物。

玉润(yù rùn)的意思:形容玉石的质地光滑润泽,也比喻文笔或文字优美流畅。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珠囊(zhū náng)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出众的人。

鸬鹚杓(lú cí sháo)的意思:指工作勤奋、努力不懈。

鹧鸪斑(zhè gū bān)的意思:形容文采斑斓,多彩多姿。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册中的场景,通过“鹧鸪斑晕鸬鹚杓”、“玉润犀香”等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物品的精致与雅致。接着,“酒圣诗狂,浓淡屏山墨几行”则暗示了画中人物的风雅与才情,他们或饮酒赋诗,或挥毫泼墨,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牙签叠架粗于笋,蕃锦珠囊”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册的精美,牙签如竹笋般整齐排列,蕃锦珠囊则象征着丰富的藏书和珍贵的宝物,体现了收藏者的品味与财富。最后,“宋榻唐装,也抵豪门笏满床”则以宋代的榻椅和唐代的服饰,比喻画册中所展现的高雅生活,甚至比得上豪门贵族的奢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画册内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赞赏与推崇。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西江月

散策暂辞凫吏,倚楼来听渔歌。夕阳西下乱山多。

白鸟苍烟冲破。一夜朔风吹雪,白云飞满长河。

不将幽梦付凌波。意在吴郎画舸。

(0)

玉漏迟.答南乐令周干臣来篇

竹林幽思杳。栖迟自叹,离群孤鸟。

万里云翔,海树去相依绕。

邻笛一声唤起,忆共听、朱丝雅调。还自笑。

当年已愧,孙登清啸。清扰。

回首分飞,怅落落相期,望高崧少。

会鲜离多,经世又谁曾了。

二子况成陈迹,落月满、屋梁空照。庭户晓。

得意眼中人少。

(0)

水龙吟.送崔中丞赴上都

绿杨一道飞花,绣花乱点如晴雪。

都门几日,翠鸾回畛,情驰魏阙。

顷不忘君,时虽多暇,远犹辰说。

道六条尽备,诸人多样,卒难应,和鸾节。

物胜自余芽蘖,恐多输、豸霜摧折。

人无定志,事随云变,莫扪渠舌。

百步穿杨,空拳搏虎,岂容重发。

望君侯早晚,去登黄阁,作调元客。

(0)

南歌子

烛点心光吐,云收性月辉。一壶冰莹振风威。

万象参罗,魁斗斡璇玑。造化无为理,恢恢道化巍。

冥冥杳杳契天机。鸠僝神功,法界步云归。

(0)

定风波

一寸丹心碎炼摩。挥开智海息风波。

林下乐投甘养素,中和。放开心月照娑婆。

澄净内全三聚戒,安闲身富六波罗。

隐显神游浑飘逸,无何。青霄物外恣蹉跎。

(0)

朝中措.和孙圆明先生韵

顿抛尘世事无涯。知命度年华。

占断草堂风月,恬然欲对谁夸。

平生据我无拘束,宝鼎养丹砂。

直待功成九转,飘游海上人家。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