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女以三佛手为供复占二首·其一》
《长女以三佛手为供复占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襄阳老居士,拾橡巳经年

诗思双柑减,禅宗五指传。

青腰玉女,霜掌削金天

为问贤灵照分甘若个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宗(chán zōng)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一派,以坐禅为主要修行方法,追求悟道的心性修持。

分甘(fēn gān)的意思:指共同分担艰苦或困难。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金天(jīn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富有或财富丰厚。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灵照(líng zhào)的意思:指思想敏捷,理解力强,能够迅速领悟事物的真理或道理。

青腰(qīng yāo)的意思:形容年轻人的精力旺盛、活力充沛。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双柑(shuāng g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不能分割开来。

五指(wǔ zhǐ)的意思:指手指头,表示手的五个指头。

贤灵(xiá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聪明才智出众。

玉女(yù nǚ)的意思:指贞洁、纯净的女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襄阳老居士的生活场景与精神境界。首句“襄阳老居士,拾橡巳经年”展现了一位年迈的居士在襄阳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以采集橡果为食,岁月悠长,生活平淡却充满自然之趣。次句“诗思双柑减,禅宗五指传”则揭示了老居士不仅生活于自然之中,更在心灵深处追求诗意与禅理的融合,诗思如同柑橘般丰富,禅宗的智慧如五指般清晰传递,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接着,“青腰飞玉女,霜掌削金天”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老居士周围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青色的腰肢仿佛是轻盈飞翔的玉女,霜白的手掌如同在金色的天空中削划,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也暗喻了老居士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境如玉女般纯净,行动如霜掌般精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最后,“为问贤灵照,分甘若个先”表达了诗人对老居士智慧与德行的敬仰之情。贤者之光如同指引,分甘让利,不争先,不后退,体现了老居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品德。这不仅是对老居士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居士在自然与精神世界中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生活、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江心寺步月诸公用甄监簿云卿韵

爱此凭阑夜不眠,欲将风驭作泠然。

呼蟾驾起三更月,展镜摊开万顷天。

亦有山灵回俗驾,可无蕙帐著胎仙。

试看拍岸涛翻雪,几许骊珠碎又圆。

(0)

辩才钟

井龙欲振兹山灵,忍使夜旦钟不声。

西京旧赐禁犹在,即山铸得蒲牢鸣。

虚文破壁俨如故,县官正令今重新。

身归柱后惠文手,加以束缚投诸囹。

夜囹焰发照城阙,燎原不足方其明。

民皆呼吏救回禄,骏奔稽颡祈玄冥。

及乎乡迩寂无睹,更欲炙手嗟无因。

朝闻夕报事从贷,雨濡露濯恩如春。

乡来光亦上牛斗,九畴分野当丰城。

干将独往莫耶在,延平涛浪今犹腥。

何如坎井蛰不死,雨晹答响如谷神。

百年逸事付僧史,不然簨簴重刊铭。

(0)

冷湾

怪雨盲风塞冷湾,破头艇子出湖滩。

平生无地酬忠信,独向风波险处看。

(0)

楼大参嘱珣起宗索孤山旧藁·其一

旧赋梅花欲反骚,效颦徒自不偿劳。

未寻处士孤山梦,误得先生一字褒。

剪剪衰兰甘草莽,朣朣华月在林皋。

从来平地神仙脚,咫尺钧衡步武高。

(0)

魏宪使石笋小筑·其一

住山做得淡生涯,泉有金沙与白沙。

自课小童城市去,归来煮饭又煎茶。

(0)

送方岩出帅平峒寇·其二

漠漠江城度柳花,江南春事又天涯。

绿抽秧颖秋占稼,碧凝檀云晚未衙。

风动十连咸自化,夜严千灶静无哗。

书生只事毛锥子,试把轻裘缓带誇。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