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前一日提兵过勾漏洞留示区明府二首·其二》
《秋前一日提兵过勾漏洞留示区明府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征途炎热明日新秋

似与山灵约,宁忘静者求。

龙鳞碧树鸟道丹丘

洞里无朝夜,都应秉烛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新秋(xīn qiū)的意思:新秋指的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阶段或者初期。

炎热(yán rè)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紧急或危急。

征途(zhēng tú)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梦想或目标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军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感慨。首句“征途苦炎热”,直接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炎热,营造出一种艰苦卓绝的氛围。接着,“明日又新秋”则巧妙地将时间推进,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和不可预测性。

“似与山灵约,宁忘静者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灵以智慧与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里的“静者”既可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理想境界或某种精神寄托。

“龙鳞摇碧树,鸟道接丹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龙鳞般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韵律;而蜿蜒曲折的鸟道连接着遥远的丹丘,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最后,“洞里无朝夜,都应秉烛游”则以洞穴中的景象为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在洞穴中,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分,只有永恒的探索与追求。诗人鼓励人们即使在生命的旅途中,也应该像在洞穴中探索一样,勇敢地追寻知识、真理和内心的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艰难的旅途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未知的渴望,勇敢地探索和追求。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思补斋刻竹题诗

恻恻轻寒护碧纱,香残酒冷送韶华。

夕阳人散梨花院,细雨春归燕子家。

湿翠半帘抽晚笋,暖烟一榻炙新茶。

空阶绿绣苔钱涩,吟遍回阑手屡叉。

(0)

不寐

遥夜不成寐,拥衾愁自生。

更堪竹外雨,添作打窗声。

(0)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其二

乞还初服返巾车,为欲名山补读书。

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

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

(0)

李相读书台改王允持诗

丞相池亭闻久废,樵人指点有遗碑。

松衫路绕知何处,燕雀堂虚见旧基。

墓识福州张太守,台平唐代李公垂。

怆怀旧事摩残碣,白柰飞花梦正迟。

(0)

度胶山

鸟集云停过草庵,悠悠心事向谁谈。

南人北去途将半,步步回头总望南。

(0)

游常泰寺

红树发秋吟,乘闲爱远寻。

泉声寒漱石,香气夜归林。

古屋青萝挂,残碑碧藓侵。

低回不能去,徒抱住山心。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