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有此峰,在彼江陵先。
举世未能知,愚亦望同贤。
我来心益闷,欲上天公笺。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昔日所见之峰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在开篇,"念昔有此峰,在彼江陵先"几句,诗人首先设置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此峰”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诗人心中的一块精神寄托。
接着,“举世未能知,愚亦望同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智者的敬仰。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未为人所了解,而诗人尽管自认为愚笨,也希望能够达到贤士的水平。这种自谦之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满足与追求。
最后,“我来心益闷,欲上天公笺”一句,则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强烈愿望。诗人在此山水之间游历,原本希望心境能得到开阔,但反而感到更加沉闷。这份沉闷促使他产生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欲上天公笺”,即想要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上报于天。这里的“天公笺”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存在,是诗人心目中真正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或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永恒追求。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
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
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制胜三军劲,澄清万里馀。
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
遥知太阿剑,计日斩鲸鱼。
吾宗宜硕大,分派衍梁溪。
名字标黄阁,纶音降紫泥。
清才堪禁近,课士且卑栖。
系马春风暖,衔杯月影低。
槐阴看鳝集,柳外听乌啼。
钟阜邀词藻,秦淮净品题。
微吟惊候吏,奏绩付诗奚。
大雅将沦落,斯文赖整齐。
昔年贤使相,投分几招携。
岂合甘萧散,应难得久稽。
声称盈玉殿,依旧赴金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