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迫愁旱,慈怀亦不纾。
预期致虔斋,复此归彤庐。
忆昔承恩命,代祭数岁馀。
北至(běi zhì)的意思:指在方位上,从南到北,表示最北方或最高处。也用来形容程度、数量等超过其他地方或事物。
北方(běi f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地区或方位。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迟日(c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很晚了。
大祀(dà s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盛大仪式。
恩命(ēn mìng)的意思:指上级对下级的恩典和命令。
尔时(ěr shí)的意思:那个时候;那个时刻
返跸(fǎn bì)的意思:指皇帝驾临各地视察,然后返回皇宫。
反本(fǎn běn)的意思:违背本意、违背初衷
分忧(fēn yōu)的意思:分担忧愁,共同承担困难或烦恼。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始初(shǐ chū)的意思:指事物的起初阶段或初次开始。
无岁(wú suì)的意思:没有年岁的,永葆青春的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兴居(xīng j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得富足舒适,家庭兴旺的意思。
预期(yù qī)的意思:事先期望、预料将来的情况或结果。
至临(zhì lín)的意思:临近、接近、到达极点。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北郊斋戒进宫》。诗中描绘了皇帝在北郊进行斋戒仪式后,返回皇宫的情景。通过“以我迫愁旱,慈怀亦不纾”表达了对干旱的忧虑和对上天的祈求。接着描述了在右坛祈求降雨后,返回皇宫咨询如何应对的情况。诗中提到“迟日北至临,大祀躬承诸”,展现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虔诚。然而,尽管进行了祈祷,雨水并未如愿降临,“预期致虔斋,复此归彤庐。细雨虽略沾,霈渥何有乎”。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代为祭祀时,北方常年的干旱问题,表达了对当时能分担忧患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忧患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皇帝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
竹西尺素使者还,锦囊什袭款我关。
忽割紫云落书几,已看青玉临屏山。
歙西龙尾深溪石,黼形縠理秋空碧。
曾是岚蒸露浥来,尚澄波荡星涵色。
记得铭题汴宋时,玉堂学士臣苏轼。
君今此砚罗纹光,拂拭犹似风字长。
泗滨浮磬讵俦辈,蓝田尺璧差等量。
青州红线铜雀瓦,吾家端岩羞雁行。
金昆得此视眉子,陶泓毛颖欢一堂。
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怀迢递。
磨铅谓可笺虫鱼,涴壁未能成篆隶。
何以报之永绸缪,茅斋四顾惟萝薜。
迂我已谢子墨卿,寄君欲写华严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