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乡乐杂咏五首·其五狻猊》
《乡乐杂咏五首·其五狻猊》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远涉流沙万里来,毛衣破尽著尘埃

摇头摆尾驯仁德,雄气宁同百兽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兽(bǎi shòu)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聚集在一起。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流沙(liú shā)的意思:比喻难以逃脱的危险或困境。

毛衣(máo yī)的意思:毛衣是指由毛线织成的衣物,比喻心地善良、温暖、友好。

仁德(rén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备仁爱和道德的品质。

摇头(yáo tóu)的意思:摇动头部,表示否定、不同意、不满或不理解。

远涉(yuǎn shè)的意思:指长途跋涉,跋山涉水,走远路。

摇头摆尾(yáo tóu bǎi wěi)的意思:形容人拍马屁、奉承巴结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狻猊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与风范。首先,“远涉流沙万里来”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狻猊从遥远之地跋涉而来的壮丽景象,体现了其非凡的勇气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毛衣破尽著尘埃”则通过衣物的破旧与尘土的覆盖,暗示了狻猊历经沧桑,但其内在的威严与力量并未因此减弱。

“摇头摆尾驯仁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狻猊的动作姿态,更赋予了它一种温和、驯服的特质,与通常对猛兽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其内在的仁慈与德行。最后,“雄气宁同百兽才”则直接赞美了狻猊的雄伟气魄,将其与众多野兽相比较,强调了其在力量与威严方面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暗示了其在群兽中的领袖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狻猊形象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威猛与内在的仁德,还蕴含了对勇毅、坚韧、仁慈等美德的颂扬,以及对自然秩序中强者与和平共存的思考。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嘉禾夜归

我行非旅涉,何事亦黄昏。

萤火禁风淡,蛙声过雨喧。

一灯鱼子艇,三户酒家村。

渐见东来月,苍苍照海门。

(0)

人日

鸳鸯湖头新水生,白龙祠前风日晴。

梅花作意开自好,柏叶向人殊有情。

南国十年多羽檄,北山此日有柴荆。

杖藜物色总春事,回首江湖眼独明。

(0)

山居

枝上两三声巧鸟,窗前五七片閒云。

山翁潦倒无筹算,尽把生涯诉与人。

(0)

华严阁书怀

小寺初钟后,秋深夜更清。

酒醒僧语罢,人静佛灯明。

古木萧萧下,寒蛩切切鸣。

此中有真味,谁与证无生。

(0)

午日偶至憩云庵即事

弥江乱飞凫,踏歌喧败鼓。

千载此风俗,三闾意何取。

牵愁虽百斛,不向斯时吐。

随步披荒榛,东湖更东浦。

矮屋敞孤篷,四望旷萧莽。

中涵明净几,榜字灿可数。

始忆憩云名,诗僧皎贯侣。

解衣坐前楹,山水供仰俯。

翠袖列画屏,明湖鉴林羽。

老禅自束缚,良久乃出户。

清言涤烦襟,秀色扑眉宇。

瓢携匡山云,屐带越溪雨。

匡笋淡而腴,越茶甘更苦。

悠然对湖山,少啜亦挥麈。

羁旅耽幽寻,迁延及亭午。

别师入红尘,冰壶换汤釜。

欹枕思少憩,梦搅巫觋舞。

逢逢败鼓声,又转墙东庑。

(0)

村居八咏·其二

热不因人灭更炊,临流何必暗生悲。

千秋谁重无瑕璧,当世争传没字碑。

骚笔牢愁同蜀客,诗肠木石逊吴儿。

閒閒纵说林栖好,三匝鸦啼未有枝。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