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首阳山》
《咏史诗.首阳山》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望尘(wàng chén)的意思:望尘意为追随在别人身后,看到别人的尘土,形容自己追不上别人,落后于人。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休兵(xiū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暂时休息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遮道(zhē dào)的意思:阻挡道路,堵塞通行。

注释
孤竹夷齐: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的典故,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饿死在首阳山上。
耻战争:以战争为耻,表现出他们的和平主义立场。
望尘遮道:形容他们拦路的行为,意在阻止军队前行。
请休兵:请求停止战争,希望和平。
首阳山倒为平地:象征他们的牺牲使得首阳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变得平淡无奇。
应始无人说姓名:暗示他们的事迹不再被人提及,无人知晓。
翻译
孤竹国的夷齐以参与战争为耻辱,他们拦在路上请求停止战斗。
首阳山仿佛被铲平,从此再没有人会提起他们的名字。
鉴赏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荒凉景象,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哀伤和反思。首句“孤竹夷齐耻战争”中的“孤竹”,古指战国时期的赵国,也有孤立无援之意;“夷齐”则是指古代两大民族的融合,引申为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和解。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痛心。

第二句“望尘遮道请休兵”,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和平愿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道路被扬起的尘土所覆盖,军队行进留下的痕迹,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破坏,更是精神上的创伤。诗人呼吁休止战争,以期恢复安宁。

“首阳山倒为平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毁灭力。首阳山在古代有许多重要战役,这里其山崩塌,变成了一片平地,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改变,更隐喻着历史的重创与文化遗产的损失。

最后一句“应始无人说姓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英雄、战争领袖或者历史人物的淡漠态度。在战争中,许多人的名字被永恒地记住,但在这首诗里,却没有人提及任何个体,这不仅是对于过去战乱的反思,也是对传统史书重视英雄事迹的一种批判。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描绘战争后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破坏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试迩英延讲艺

白虎前芳掩,金华旧事轻。

天心非不寤,垂意在苍生。

(0)

初春三绝·其二

谁知真宰执天端,天运无私造化宽。

是物向荣皆锐意,莫于春色办蒿兰。

(0)

和通判阎朝奉赏花四绝·其一

春来尊酒屡过从,万事无如一醉中。

听唱欧公洛阳曲,今年花胜去年红。

(0)

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其三

尝驰别乘走龙沙,过尽春寒始到家。

已置功名如外物,只凭诗酒作生涯。

回头忽上青云路,洗眼重看紫禁花。

百日丝纶君定掌,文章从此灿朝霞。

(0)

伏日池上二首·其一

尘氛不到此池亭,庚伏长来驻旆旌。

波荡画船冲岸急,露明翠盖遇风倾。

一先有得棋频胜,众乐无嫌酒屡行。

红日渐低钟鼓近,路人歌笑望专城。

(0)

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二

春深归到锦江头,笑傲光阴已晚秋。

内相贵名虽烜赫,山翁行李甚优游。

诗中气格超摩诘,方外情怀类子休。

南下有期风月爽,乡人从此望仙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