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秦 隐 君 祠 次 邓 经 略 韵 宋 /陈 知 柔 人 境 初 无 车 马 喧 ,卜 居 原 得 近 姜 村 。山 围 古 寺 苔 生 砌 ,花 落 前 汀 潮 打 门 。已 许 揭 身 如 日 月 ,不 妨 为 客 任 乾 坤 。清 诗 海 内 流 传 久 ,亭 下 空 余 石 砚 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打门(dǎ mén)的意思:指用力敲门或敲击门扉,也可引申为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某种情况。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石砚(shí yàn)的意思:指古代书写用的石制笔洗。
- 翻译
- 身处人烟稀少之地,选居靠近姜村。
山峦环绕着古老的寺庙,青苔覆盖了台阶,花儿落在门前的水边,潮水拍打着门扉。
我已决心像日月般光明磊落,无论何处为客都无所畏惧。
我的清雅诗篇流传甚广,如今亭下只剩一块石砚留存。
- 注释
- 人境:人烟稀少的地方。
初无:起初没有。
车马喧:车辆和人群的喧嚣。
卜居:选择居住地。
近姜村:靠近姜村。
古寺:古老的寺庙。
苔生砌:青苔覆盖的台阶。
潮打门:潮水拍打门扉。
揭身:显露本性。
如日月:像日月一样光明。
为客:作为客人。
任乾坤:任凭天地间。
清诗:清雅的诗篇。
流传久:流传时间长久。
亭下:亭子下方。
石砚存:石砚留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乡村景象,诗人陈知柔在秦隐君祠附近居住,远离尘世喧嚣,环境清幽。"人境初无车马喧"一句,写出这里交通不便,少有人迹,显得格外静谧。"卜居原得近姜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满意。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峦环抱的古寺,青苔覆盖的台阶,以及花儿飘落,潮水拍打着门前汀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意为自己愿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坦然面对天地。这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气度。
最后,诗人提到"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馀石砚存",赞扬秦隐君祠内的清雅诗篇广为流传,而诗人也期待自己的诗歌能与之媲美,尽管祠堂中只剩下一块石砚,却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岩窝
岩有松,凄以风。幽人是傲,以寄遐踪。
岩有石,可屏可席。幽人是适,于乐以无斁。
岩之上,停云漾漾。望望停云,我思无量。
岩之下,匪沮匪洳。潜有蛰龙,何年兴雨。
岩之左,柴门深琐。幽径可寻芳,君子时适我。
岩之右,芸窗竹牖。贮有旨酒,君子来游,乐饮且又。
岩之窝,可啸以歌。君子来过,载啸载歌。
上经之以双轮之乌兔,下纬之以万古之山河。
春花秋月,秋桂春萝。无隐乎尔,妙悟良多。
山鸟窥人,天风送和。
于嗟乎,斯其为岩之窝,为安乐之窝。
吾将与子归处兮,永矢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