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韩信(hán xì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的人。
汉王(hàn wáng)的意思:指刘邦,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为国号的皇帝。此成语表示汉朝的创始者。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枇杷(pí bà)的意思:枇杷是一种水果,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像枇杷。
三车(sān chē)的意思:指三辆车,比喻多次努力、多方尝试。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王城(wáng chéng)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住和统治的城池,也泛指权力中心。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着花(zhe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或植物长势蓬勃,引申为事物取得成果或显露出优点。
- 注释
- 满寺:整个寺院。
枇杷: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
冬着花:冬天开花。
老僧:年老的和尚。
相见:相遇,相见。
具袈裟:穿着袈裟(僧衣)。
汉王城:历史地名,代指某古城。
北雪初霁:北边的雪刚刚停止,天放晴。
韩信台:历史遗迹,代指某个台阁。
日欲斜:太阳即将西下。
门外:寺院门外。
不须:不必。
催五马:催促达官显贵(古时高官出行有五匹马拉车)。
林中:寺院的树林中。
且听:姑且聆听。
演三车:讲述佛教中的三车比喻(比喻不同的修行方法)。
岂料:没想到。
巴川:泛指四川地区,这里代指美丽的地方。
多胜事:有很多美好的景致和事情。
为君:为了你。
书此:书写这些。
报京华:向京城报告,分享这些美好。
- 翻译
- 整个寺院的枇杷树在冬天开花,老和尚相见都穿着袈裟。
汉王城的北边雪刚开始放晴,韩信台的西边太阳快要落山。
门外不必急着催促达官贵人,林中先听听佛家讲经的三车比喻。
没想到巴川这么多美好的事物,我为你书写这些向京城报告。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期待。
首句“满寺枇杷冬着花”,以充满寺院的枇杷花来形容冬日的美丽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寓意着禅师修行的清净之地。紧接着,“老僧相见具袈裟”则表现了诗人对老僧的尊敬和期盼相会之情。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通过历史名人的古迹来描写景色,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这里的“雪初霁”和“日欲斜”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些许忧思的情境。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则是诗人在等待禅师相见时的心境写照,不急躁地等候着,享受着自然之声的美妙。这里的“五马”和“三车”可能象征着不同的事物或精神层面的东西。
最后,“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诗人表达了对禅师所在之地——巴川的赞美,以及通过书信传递自己心中的喜悦。这里的“为君”指的是禅师,而“报京华”则可能是比喻或象征,表示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传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刻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在平静的心灵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舸
一舸泛漭沆,风涛正掀舞。
驾空赫鱼龙,沈浮未知所。
同舟一性命,俱父父母母。
倚门望儿归,天亦谅辛苦。
胡为托笑言,射影学溪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