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虽未芳,泉声已觉美。
岫云与戒台,那复分彼此。
其傍有精舍,曰园取佳耳。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尺咫(chǐ zhǐ)的意思:尺寸、长度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欢喜(huān xǐ)的意思:非常高兴、快乐。
即景(jí jǐng)的意思:即刻看到的景象。
恝然(jiá rán)的意思:平静、淡泊无欲的样子。
金仙(jīn xiān)的意思:金仙是指修炼成仙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宁当(níng dāng)的意思:宁可选择某种不太理想的情况,也不愿意选择另一种更糟糕的情况。
轻舆(qīng yú)的意思:轻便的车辆,形容行动迅速、轻盈灵活。
拳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拳头或石头,形容力量强大或坚硬无比。
五体(wǔ tǐ)的意思:形容极为佩服、敬仰或恭敬之情至极,以至于连五脏六腑都向地面倾斜。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一例(yī lì)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例子或一个典型情况。
瞻礼(zhān lǐ)的意思:恭敬地行礼,表示尊敬和敬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盘岭前往香山的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对欢喜园的探访。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宗教圣地的崇敬之情。
首句“盘岭至香山,颇近十馀里”,简述了行程的距离,暗示了旅途的遥远。接着,“下马入岩关,轻舆缘㟪?”,描述了进入山林的过程,通过“下马”和“轻舆”的细节,展现了行进中的轻松与宁静。
“一例拳石间,内外盖殊矣。”,诗人将目光聚焦于山间的石头,通过“拳石”这一形象,表现了山地的崎岖与独特。这里的“内外盖殊矣”可能指的是山内与山外景象的不同,或是内心与外界感受的差异。
“草色虽未芳,泉声已觉美。”,诗人转而观察山间的植被与水流,虽然草色还未显出春意,但泉水的声音已经让人心生愉悦。这句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以未见之“芳”反衬已闻之“美”。
“古寺住金仙,到来近尺咫。”,诗人到达了一座古老的寺庙,这里居住着金身佛像,距离之近让人感到神圣与庄严。这不仅是对寺庙位置的描述,也表达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宁当恝然过,瞻礼投五体。”,面对如此神圣之地,诗人选择恭敬地拜访,甚至以“投五体”(即跪拜)来表达对金仙的尊敬与崇拜。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岫云与戒台,那复分彼此。”,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岫云与戒台(可能是寺庙中的某种建筑或象征物)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两者似乎融为一体,难以分辨。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感悟。
“其傍有精舍,曰园取佳耳。”,在欢喜园旁,有一处精致的住所,取名为“园”,是因为它具有美好的环境和氛围。这句诗不仅赞美了园的美,也暗示了欢喜园本身的吸引力。
“今朝偶憩延,即景真欢喜。”,最后,诗人在这次偶然的停留中,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感到无比的喜悦。这句诗总结了整段旅程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精神寄托之地的喜爱与感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对宗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在旅途中获得的心灵慰藉。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